民企抱團出擊 浙江進出口增速轉正
2009-12-16 13:5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2月15日從杭州海關獲悉,隨著國際經濟形勢好轉,圣誕節行情帶動,浙江11月份進出口交貨值實現今年首次雙雙正增長。海關預計,該省全年外貿進出口降幅將進一步收窄。
調查顯示,今年以來,浙江外貿經歷了“快速下滑-降幅收窄-觸底回升”的過程,較多外貿企業由單純依賴出口訂單轉向立足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加速產品結構調整;一批有實力的出口企業,已率先嘗試從出口產品向“輸出”生產線及產業集群的戰略轉型。
進出口增速“轉正”
浙江外貿實現了近一年來的首次雙雙飄紅,但紡織等行業利潤狀況不樂觀。
浙江海關的數據顯示,11月份,浙江省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158.6億美元,同比增長10.6%。其中出口113.1億美元,同比增長2.3%;進口45.5億美元,同比增長38.3%。截至11月底,規上工業出口交貨值7624.5億元,下降13.1%,增幅比上半年回升4.9個百分點。
1-11月,浙江累計出口1194.1億美元,同比下降16.1%。從數據上對比,浙江省出口累計降幅小于全國(-18.8%)2.7個百分點,也小于江蘇(-18.9%)、上海(-19.3)、山東(-17.1%),略高于廣東(-14.5%)和福建(-9%)。
杭州海關分析師錢平向本報指出,從去年11月出現進、出口月度同比雙雙下降以來,浙江連續9個月沒有走出這一通道。但與其它外貿大省相比,浙江企業的市場調適能力更強。今年6月份起,浙江進、出口同比降幅均比上個月收窄,幾個主要外貿指標并連續數月好于全國平均水平及長三角區域水平。
“我們已經平穩地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諸暨大唐鎮黨委書記袁志剛說,這個襪業產量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小鎮預計今年將出口38億雙襪子,對美國市場出口增長65%。
部分行業“利潤下滑得厲害”
但據諸暨市對襪業出口的統計,今年對美襪子出口的平均價格為每雙0.297美元,而去年出口平均價格為0.378美元,價格下滑二成。
“利潤下滑得厲害。”大唐鎮襪業研究所所長顧伯生說,金融危機前自營出口的毛利潤在10%、OEM利潤3%,危機后利潤只有以前的一半。受訂單價格下滑、出口利潤見底、綜合成本上升、匯率波動預期等影響,不少襪子企業將徹底淪為生產車間。
當地一家紡織外貿公司的負責人說,今年7月份后,來自國外知名運動品牌服裝的生產訂單逐步增加,但是價格仍處于低位,利潤率不升反跌,加工企業仍將處于困難狀態。
有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長三角地區出口同比下降21.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了0.3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收窄了1.4個百分點。而近期長三角企業出口有所回升主要是短期訂單增加所致,并不足以顯示外貿的全面回暖。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谷應春認為,今年以來歐美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我國紡織、鞋帽、鋼鐵等多種工業產品出口深受影響。預計貿易保護主義的負面影響將持續一段時間,長三角大量外向型企業的出口或將面臨更多壁壘。
“三級跳”:抱團出擊
今年以來,浙江民營企業加速向境外投資的步伐。
2010年1月1日,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全面建成,孫平范的寧波裕人針織機械有限公司將正式進軍東盟市場,已經拿到的500萬美元的意向訂單也將變為出口實績。
孫平范2006年開始做紡機出口,主要做南亞的印度、孟加拉等市場,目前出口占總銷售的比例還不到10%。他說,南亞關稅太高,比如印度對電腦橫機的關稅高達40%至50%。而隨著中國―東盟關稅逐步降低,東盟市場將更具潛力。
近日,由溫州5家中小型鞋企投資3000萬美元建設的鵬盛工業區在烏茲別克斯坦開工奠基,它將形成年加工毛皮60萬張、制鞋400萬雙的產能。
這是溫州中小企業的第二座集群式境外投資平臺,2006年溫州鞋企康奈集團牽頭建設了國家級的俄羅斯烏蘇里斯克經貿合作區,目前已有10余家企業簽約入園,成為溫州乃至浙江企業進軍俄羅斯、東歐市場的橋頭堡。
目前,浙江還擁有泰中羅勇工業園和越南中國龍江經濟貿易合作區等兩家國家級境外合作區,另有6家民企建設的境外工業園區在推進之中,至少吸納了50多家浙江企業。
浙江皮爾軸承(泰國)公司已落戶泰國羅勇工業園,其負責人祝立新說,泰國不僅擁有消費能力較高的市場,還與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等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享有關稅優惠,國際貿易環境更加優越。
在羅勇工業園,僅所得稅一項就可以享受“八免五減半”。即:前8年豁免全部所得稅,之后的5年免半。還值得一提的是,園內企業在泰國市場賺取相當利潤之后,當一些資金需要回流到中國總部時,利潤退回稅為零。
截至目前,浙江已核準的投資境外的機構和企業有239家,投資額9.3億美元,其中中方投資額8.5億美元,兩項投資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41.5%和39.5%。
除了“抱團”建設園區之外,浙江今年還積極推動中小企業建設境外營銷網絡。根據計劃,到2012年,浙江企業要在境外建設50個省內優勢行業地區性營銷總部,重點扶持100家龍頭企業建設營銷網絡。據對40家重點企業的調查,目前它們在境外建立124家不同形式的境外營銷機構,平均每個機構每年能帶動557萬美元的出口。
浙江省商務廳外經處處長張曙明分析,浙江外貿以一般貿易為主,由于缺乏品牌和渠道,一直處于價值鏈低端。而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下,全球供應鏈都在進行調整,浙江民企可以取代境外經銷商,從接單生產企業升級為供應商,從而在價值鏈中向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