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巨頭壟斷,中國失去進口大豆定價權
2009-12-15 13: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周有金告訴記者,2009年全年大豆的進口量是4200萬噸,占到了全國大豆油市場的90%,國產大豆對于食用油市場的定價權早已經散失殆盡,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進口大豆在國內的食用油市場呼風喚雨。 進口轉基因大豆的生產加工銷售環節幾乎全部被幾家國際巨頭壟斷了,它們才是左右食用油價格真正的幕后推手。國家糧食局調控司副司長周冠華說,對進口大豆的高依賴,導致中國在大豆的定價方面早已經失去了發言資格。目前掌握全球糧食運銷的是4家跨國公司,分別是ADM、邦吉、嘉吉以及路易達孚,在業內被稱作四大糧商。
周冠華:“從南美,或者從美國,他們是一個大產業鏈,從生產到收購到港口運輸,一直到中國的定價的話語權也以他們為主。”
四大糧商進軍中國市場后,迅速發展壯大。ADM公司與新加坡豐益集團共同投資組建了益海嘉里集團,在國內控股的工廠和貿易公司已經高達38家,還參股了魯花等國內著名的糧油加工企業,堪稱全國最大的糧油加工集團。目前,國內70%以上的榨油企業被跨國糧商或控股或參股,已經形成了4大糧商控股或參股金龍魚、福臨門、魯花等主要品牌的局面。記者注意到,此次盡管食用油全面提價,但是,漲價幅度較高也是最早開始漲價的金龍魚等品種,正是四大糧商旗下或者是控股的品牌。
隨著跨國資本對國內市場的掌控,國儲糧在食用油領域的調控能力日顯蒼白,2007年,在跨國糧商的操控下,國內食用油價格猛漲,中儲糧拋出20萬噸食用油平抑油價,市場上卻波瀾不起,隨后的調查顯示,70%的食用油都進入了一家跨國糧商的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