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烏江河上橋如虹
2009-12-12 13: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千里烏江源出烏蒙,一路奔騰穿越貴州高原,仍晝夜不息奔走,終在重慶市涪陵扎進浩蕩長江,攜手奔向大海!烏江,貴州高原的母親河。
佇立烏江岸邊斑駁的石碑前,目光如炬穿越時光隧道:“有巨流橫貫山谷間,曰烏江……兩岸絕壁巉峭,水流洶涌。每當夏秋泛漲,險惡尤甚,往來行旅均視為畏途”的歷史記載。啊!烏江給貴州帶來了文明,亦造就了貴州不計其數的“天坑地逢”,曾有人發出“地無三尺平”喟嘆。同樣,烏江流經我區石阡、思南、德江、沿河等地240多公里,兩岸群山聳峙,江中浪波洶涌,沿江而居的百姓過去飽嘗擺櫓搖槳之苦,及往來交流之困。
1987年,思南烏江大橋竣工后,當地居民大多舉家前去參加通車典禮,時為熱議話題。此間,記者在德江一農村中學讀初一,老師給無緣參與慶典的鄉村孩子布置寫大橋通車盛況的作文,大伙就仿寫課文《南京長江大橋》,鬧出“火車從橋下呼嘯而過”的笑談。
星轉斗移,記者因工作關系多次踏越思南烏江大橋,憶及年少時的往事,就忍俊不止多看一眼生生不息的烏江。這幾年,記者采訪的足跡遍布烏江沿岸,先后從思南烏江大橋、沿河烏江大橋、沿河烏江二橋、沿河烏江沙坨大橋、德江烏江白果坨大橋、石阡河閃渡烏江大橋等,頗為自由地行走于兩岸之間,目睹和記錄鄉親們依托便捷的交通條件,積極創業致富的故事。
前不久,記者乘船從重慶市彭水電站大壩出發,沿烏江逆流而上,途經沿河洪渡鎮時看見投資7000多萬的烏江王坨大橋已破土動工,挖掘機正在兩岸緊張作業。此橋建成通車后,從這里跨越水波浩淼的烏江,再上渝湘高速公路,3個小時左右可抵重慶主城區,它對正在重拳推進“擠入重慶經濟圈”經濟戰略的沿河而言意義重大。“王坨大橋是我們爭取彭水電站移民開發的重要標志性工程,建成通車后我縣就新增了一條進入重慶的經濟大通道,它對構建烏江特色經濟產業帶將發揮積極作用。”沿河自治縣縣委常委、副縣長田運棟如此說。
這幾年,總投資270多億的烏江思林電站、彭水電站和沙坨電站相繼開工建設,給項目所涉及的沿河、德江、思南、石阡等地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沿江的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條件就此大獲改善,逐漸告別往昔“望江興嘆”的歲月。
今年,投資分別為4598萬元的思南烏江二橋、2.47億元的烏江三橋先后開工建設,不久思南縣城就有三座大橋如長虹臥波,橫跨烏江把城西城東連為一體。該縣有關人士相告,思南烏江河段幾年后將有6座大橋,可把沿江兩岸鄉鎮的公路連成一個循環公路網。
站在石阡河閃渡烏江大橋上舉目四望不見舟楫,但見過去橫沖直撞的烏江水已變得相當溫順,可聞汽車的喇叭聲取代了航船的汽笛聲,鳴響在大山深處。。。。。。
“黔山峰際連天兮,飛鳥絕!”古人面對烏江兩岸莽莽群山發出的嘆息已成絕唱,而今,數座大橋像道道飛虹橫跨烏江,成為烏江上靚麗的風景線,使曾經的天塹變通途。當地決策者說,為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今后烏江上還將新修一批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