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加工概述
2009-12-10 18:5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流通加工是現代物流系統中的重要結構之一。流通加工在現代物流系統中,主要擔負的任務是:提高物流系統對于用戶的服務水平。此外,流通加工對于物流系統而言還是提高物流效率和使物流活動增值的作用。
1.流通加工的定義
流通加工是在物品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流動的過程中,為了促進銷售、維護產品質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對物品進行的加工。
2.流通加工和生產加工的區別
(1)加工對象不同
流通加工的對象是進入流通過程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屬性,以此來區別多環節加工中的一環。流通加工的對象是商品,而生產加工對象不是最終產品,是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
(2)加工程度不同
流通加工程度大多是簡單加工,而不是復雜加工,一般來講,如果必須進行復雜加工才能形成人們所需的商品,那么,這種復雜加工應專設生產加工過程,生產過程理應完成大部分加工活動,流通加工對生產是一種輔助及補充。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流通加工絕不是對生產加工的取消或代替。
(3)附加價值不同
從價值觀點看,生產加工目的在于創造價值和使用價值,而流通加工則在于完善其使用價值,并在不作大改變情況下提高價值。
(4)加工責任人不同
流通加工的組織者是從事流通工作的人,能密切結合流通的需要進行這種加工活動,從加工單位來看,流通加工由商業或物資流通企業完成,而生產加工則由生產企業完成。
(5)加工目的的區別
商品生產是為交換和消費而生產的,流通加工一個重要的目的,是為了消費(或再生產)所進行的加工,這一點與商品生產有共同之處。但是流通加工也有時候是以自身流通為目的,純粹是為流通創造條件,這種為流通所進行的叫加工與直接為消費進行的加工從目的來講是有區別的,這又是流通加工不同于一般生產的特殊之處。
3.流通加工作用
(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利用流通加工環節進行集中下料,是將生產廠直接運來的簡單規格產品,按使用部門的要求進行下料。例如將鋼板進行剪板、切裁;鋼筋或圓鋼裁制成毛坯;木材加工成各種長度及大小的板、方等。集中下料可以優材優用、小材大用、合理套裁,有很好的技術經濟效果。
(2)進行初級加工,方便用戶
用量小或臨時需要的使用單位,缺乏進行高效率初級加工的能力,依靠流通加工可使使用單位省去進行初級加工的投資、設備及人力從而搞活供應,方便了用戶。
(3)提高加工效率及設備利用率
由于建立集中加工點,可以采用效率高、技術先進、加工量大的專門機具和設備。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是提高了加工質量,二是提高了設備利用率,三是提高了加工效率,其結果是降低了加工費用及原材料成本。
(4)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手段的最高效率
流通加工環節將實物的流通分成兩個階段。一般來說由于流通加工環節設置在消費地,因此,從生產廠到流通加工這一階段輸送距離長,而從流通加工到消費環節的第二階段距離短。第一階段是在數量有限的生產廠與流通加工點之間進行定點、直達、大批量的遠距離輸送,因此可以采用船舶、火車等大批量的運輸手段;第二階段則是利用汽車和其他小型車輛來運送經過流通加工后的多規格、小批量、多用戶的產品。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手段的最高利用效率,加快輸送速度、節省運力運費。
(5)改變功能,提高收益
在流通過程中進行一些改變產品某些功能的簡單加工,其目的除上述幾點外,還在于提高產品銷售的經濟效益。
所以,在物流領域中,流通加工可以稱為高附加價值的活動。這種高附加價值的形成,主要著眼于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要,提高服務功能而取得的,是貫徹物流戰略思想的表現,是一種低投入、高產出的加工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