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聯盟的產生原因
2009-12-10 18: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利益是物流聯盟產生的最根本原因。企業之間有共享的利益是物流聯盟形成的基礎。物流市場及其利潤空間是巨大的。在西方發達國家物流成本占GDP的10%左右,而我國占15%-20%之間,如此大的市場與我國物流產業的效率低下形成鮮明的對比,生產運輸企業通過物流或供應鏈的方式形成聯盟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物流效率,實現物流效益的最大化。
大型企業為了保持其核心競爭力,通過物流聯盟方式把物流外包給一個或幾個第三方物流公司。如英國的Laura Ashley是一家時裝和家具零售商和批發商,從1953年的一個家庭為基礎的商業企業發展到在全球28個國家有540個專賣店的企業。從二十世紀80年代,Laura Ashley公司開始使用聯邦快遞的服務來經營北美地區業務,在90年代初,Laura Ash 面臨著一個物流問題:即陳舊和集中的存貨系統使公司在正常的基礎上很難提供充足數量的產品,Laura Ashley公司的倉儲和供應網絡會延遲送貨時間,尤其在英國以外的國家。為了提升競爭地位,增加核心競爭力,Laura Ashley公司決定與聯邦快遞(Fedex)結盟,外包其關鍵性的物流功能,如,存貨控制和全球物流配送。于是在1992年3月,公司外包其未來10年內的總計2.25億美元的全球物流服務項目給聯邦快遞公司。Laura Ashley公司減少了其一半的庫存貨物,減少了10%-12%物流費用。補貨控制在48小時內,提高了產品的供貨質量。尤其重要的是那些"易損"的產品現在能夠更可靠,頻繁和準時的配送。
中小企業為了提高物流服務水平,通過聯盟方式解決自身能力的不足。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零售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這給物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因物流發展水平的長期落后,如物流設備、技術落后,資金不足,按行政條塊劃分物流區域等,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不能一下子適應新的需求,于是通過聯盟的方式來解決這個矛盾。
第四方物流為中心對物流服務的各個機構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公司進行整合,在數量上和質量上服務能力都大大提高,解決單獨靠一家企業或第三方物流機構不能完成的問題,因此產生新的聯盟方式。
國際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使跨地區的物流企業聯盟成為可能。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得世界距離大大縮短,異地物流企業利用網絡也可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為聯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我國物流企業面臨跨國物流公司的競爭壓力,通過物流聯盟形式來應對。中國將很快加入WTO,這給國外的投資商帶來無限的商機,而具有巨大潛力的物流業當然也成了令其眼紅的一塊"肥肉",世界最大的物流公司丹麥的馬士基公司正全面進軍中國的物流業,并在上海建立全國配送中心便是明證。面對如此強勁的競爭對手,我國的物流企業只有結成聯盟,通過各個行業和從事各環節業務的企業之間的聯合,實現物流供應鏈全過程的有機融合,通過多家企業的共同努力來抵御國外大型物流企業的入侵,形成一個強大的力量,共進退、同榮辱,才有可能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