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迪拜的浙商們:總得挺住 貿易還是塊寶地
2009-12-1 22: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樓市頂多等幾年 貿易還是塊寶地 杭州思諾博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副總裁盧群峰從迪拜回到杭州不到24小時,剛剛倒完時差醒過來,打開報紙電視,“迪拜世界”的債務風波充斥著主要版面。“我在迪拜還沒看到這個消息,原來‘迪拜世界’出了這么大的事。”
11月25日,迪拜政府宣布,要求“迪拜世界”的債務償還暫停6個月。
消息一出驚起漣漪數圈
11月24日~27日,迪拜建材展正在舉行,迪拜是一個人造城,這么多年來,建材展一直當仁不讓是當地規模最大的展會。
“全球正在走出金融危機的陰霾,迪拜也是,看著展會外擁堵不堪的道路,我以為一切都恢復了,我買的房子也會恢復原來的身價。”在迪拜做建材生意的劉先生說。
11月25日,迪拜政府宣布將重組其控股的最大企業實體“迪拜世界”,要求“迪拜世界”的債務償還暫停6個月。消息一出,原本就脆弱的股市率先一波驚起漣漪數圈,歐洲股市、亞洲股市相繼大跌。
去年金融危機爆發后,迪拜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投資人服務公司就發表過報告,說迪拜國有企業的總負債金額高達470億美元,高于該酋長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資不抵債”。“去年年底,那個蕭條啊,馬路上一下空了不少,到處可見‘豪華’的爛尾樓,不少浙江商人也撤回來了,眼看著今年又熱鬧起來了,突然又遭了這一擊。”盧群峰說,迪拜的地產市場估計要緩過來得花點時間了,但對貿易影響應該不大。
樓市“陽線”又落空
亞洲商務衛星董事長王偉勝剛從迪拜回國不久,在那邊置有一些房產的他對房市比較敏感。這次他預感正在復蘇的樓市又將受到新的打擊。
“半個月前,我跟迪拜的一些房產中介聊天,他們的感覺是:迪拜經濟跟全球經濟一樣正在復蘇,房價已經連續幾個月回升了。”
王偉勝告訴記者,迪拜對外國人開放房產還沒有幾年,但近幾年樓市非常繁榮。“好一點的地段,從每平尺400~500迪拉姆,漲到1800迪拉姆左右,相當于每平方米2萬多元人民幣。金融危機一來,房價幾乎折了一半,不過最近幾個月已經小幅回升。”
在迪拜經商的中國人,近兩年在當地購房的不少。臺州小伙子梁華富就告訴記者,身邊的朋友“最多的買了幾十套房”——這些人損失都比較大。
也有中國人嘗試在迪拜投資地產,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中州集團董事長胡賓,他斥資2800萬美元買下了迪拜“世界地圖”中的“上海島”。
據記者了解,胡賓目前暫緩了開發“上海島”的項目,把精力放回了中國國內。他對親近的朋友說:等迪拜形勢好一點再去開發。除了胡賓,還有一些溫州商人在阿拉伯其他酋長國如沙加等地搞地產開發,目前這些項目進展較慢。
對于迪拜房產的走勢,亞洲商務衛視總裁高度這樣分析:國家債務對于本地市場來說影響不大;但迪拜房產很多投資來自國外,如果投資者對迪拜市場的信心受到影響,可能導致房市恢復更緩慢,但不代表將一蹶不振。
貿易布點成本更低了
Jebel Ali自由區管理局是“迪拜世界”直屬機構,而杭州思諾博會展服務有限公司是Jebel Ali自由區管理局的中國地區官方機構,負責中國地區的招商。
“主要是房地產公司Nakheel的債務問題,自由港影響不大,上個月,我們還幫正泰等幾家公司在自由港注冊了公司。”分管這塊業務的盧群峰告訴記者,自由港相當于我們國家的保稅區,有很多優惠政策,又有港口優勢,是貿易的中轉黃金要地,目前全世界有6000多家企業入駐,世界500強企業也有160多家,經過他們到自由港注冊公司的企業今年數量不少,比往年都多。
“迪拜是阿聯酋的貿易中心,又是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港,這個地位是慢慢積累起來的,有其先天優勢,不可能一日俱毀,隨著全球經濟復蘇,貿易這塊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
杭州思諾博會展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劉軍說,迪拜除了5%的進出口稅,沒有其他稅收,因此很多產品甚至比在生產國買還便宜,如今租房子也比以前便宜了20%,房子更是下降了40%左右,貿易成本比以前更低,浙江做貿易的特別多,據他了解,只要已經有穩定客戶的,目前都沒有撤,“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該撤的早就撤了”。
躲不是應對危機的辦法
都說在迪拜做地產的人遭遇了不同程度損失,迪拜溫州商會會長陳志遠接到記者電話時卻很平靜,他說:“做市場總有高低起伏,沒什么可擔憂的。”
陳志遠1998年首次到迪拜經商,當時華人還沒有自己的市場,大部分人沒有長期發展的想法。他經過調研,決定在當地建立第一個中國市場——中國商品城。
“外國人在當地經營市場,可想而知會很困難,這樣的波折我們經歷多了。雖然這是第一次碰到國家債務危機,我們的心態都很好。”
陳志遠還跟記者分享了自己在迪拜的失敗經歷。他起初做皮鞋、服裝、汽配貿易時,曾經因為遭遇惡性競爭欠了很多錢。他回到國內把自己原來的家底賣掉,重新回到迪拜闖蕩。對他來說,那塊傳奇的土地已經成為生命里難以割舍的一部分。他的第二個市場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中國志遠鞋城。
這段時間,他經常以樂觀的態度勸別人:“房子買了就算了,以后價格會漲回去的;貿易影響不大,以后會更好的……”
據陳志遠介紹,目前在迪拜經商、務工的華人有10多萬;經商的浙江人占比較多,光是溫州人就有一萬多,此外還有義烏、臺州等地商人。
“迪拜是我們的主要市場,10年來,我們發現,在迪拜中國商品總是低端的,不管是生產消費品的民營企業,還是中字開頭的大型單位,或許這輪洗牌也是中國企業重新改變形象的機會。”劉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