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長江隧橋交通事故明顯下降 搶道違停成兩大頑疾
2009-11-9 12:5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截至昨天,全長25.5公里的上海長江隧橋已度過了開通后的第二個周末。當日,記者從交警方面獲悉,由于公眾逐漸適應了隧橋通行,相比較開通最初時的情況,本周隧橋的交通事故發生數量呈驟降趨勢。但同時,在收費處地段的搶道駕駛,以及主橋面緊急停車帶區域的違章停車,已經成為影響隧橋交通安全的最大隱患。
周日:返城車流未現擁堵狀況
昨天下午,記者跟隨交警對隧橋交通進行了實地觀察。14時許,隧橋的雙向通行均格外通暢,按照80公里每小時的限速,從市區收費處到崇明陳海公路收費處,車輛均能在半小時內完成搭橋過江。全程除了在崇啟大橋方向、陳海公路方向的分流匝道處需要適當減速外,幾乎可以一路均速直行。17時,記者從崇明方向返回市區時,陳海公路收費處仍未見太多車輛排隊,這一情況和上周末大量返滬車輛滯留收費處形成了顯著的反差。反倒是在進入市區后,車輛在中環線等待進入翔殷路隧道時,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
事故:搶道誘發九成隧橋事故
據警方統計,開通后的前四天,長江隧橋(含進出收費口處)共發生各類道路交通事故74起,其中隧道段46起、大橋段28起。而上述事故的九成以上,均發生在高東收費處、潘圓公路收費處、陳海公路收費處,事故原因均為車輛在進出收費處排隊過程中,強行變道造成的碰擦和追尾事故。
就在記者昨天從陳海公路收費處準備返回市區時,遇到了一起典型的搶道碰擦事故。當時,一輛轎車為了進入排隊車輛較少的最西側收費窗口,竟連變三根車道,想搶在另一輛轎車前進入窗口,結果和對方發生碰擦。負責現場處理的民警告訴記者,截至昨天,大橋雖然只開通了不到十天,但在陳海公路收費處和上行方向(市區向崇明)的陳海公路、崇啟公路分流匝道處,類似的碰擦物損事故已經發生了近40起。
險情:違停觀景屢禁不絕
除了不文明駕駛誘發的碰擦事故,更讓交警感到擔憂的是出現在長江大橋主橋面兩側緊急停車帶上的違停現象。在昨天的往返觀察中,記者先后看到有近30輛機動車在并未出現故障的情況下,違停在主橋橋面的緊急停車帶內,并有大批車上人員不顧橋面上以80公里時速行駛的過往車輛,悠然自得地在橋上拍照觀景。
崇明交警大隊高速中隊中隊長陸敏告訴記者,作為滬陜高速公路(G40)的一段,長江大橋橋面的車速高,而且它不是作為觀光橋梁而建設,所以兩旁沒有供游客專用的通道。在這樣的道路條件下,如果在緊急停車帶上違停、下車觀光,一旦發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為此,警方已在大橋主橋面加派兩輛對開巡邏車,對違停、觀光的駕駛員和乘客進行勸阻。
糾違:大橋已配8套電子警察
針對長江大橋開通以來的通行現狀,從11月7日開始,崇明交警啟動了雙休日排堵保暢應急預案,針對市區往崇明車流集中、易在陳海公路出口處滯留排隊的情況,在原有一根車道的基礎上,警方將臨時征用尚未正式通車的崇啟公路匝道,專供小型客車分流進入出口處,可有效緩解該出口的排隊情況。同時,交警部門還透露,和隧橋建設同步進行的8套電子監控設備目前也已經安裝到位,如無意外,長江隧橋很快就將成為本市首條接受路段行程車速電子監控執法的高等級公路。
警方提醒
1、長江大橋的主橋面有一定的跨度起伏,車況不好、動力差、爬坡性能弱的車輛應盡量選擇擺渡方式過江,小排量手動擋車輛,在將要通過主橋爬坡時,應當及時減擋,避免高擋高速爬坡拋錨。
2、市區自駕崇明游的駕駛員,盡量避開周六上午前往崇明的高峰時段,并注意錯開周日夜晚車輛返滬的集中時段,錯時出游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