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中國車企質量管理的誤區和改進突破點分析

2009-1-19 23: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心提示: 
貝肯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高級總監佘敏博士擁有中美兩國教育背景,他在運營績效改進、質量和供應鏈/項目管理等領域中積累了20余年豐富經驗,被問及中國汽車企業如何改進質量,提升管理,他指出中國車企在質量管理存在四大誤區,并就改進突破點予以分析。他特別指出質量管理工具本身是沒有國界的,關鍵是從重視度和質量成本觀看管理層改進質量的決心。
全員參與、持續改進——質量管理的突破重點
蓋世汽車網:汽車企業要提高產品質量,應該怎么做?
佘敏(見左圖):數據顯示,總體上中國的汽車產品質量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為了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與任何其它產業一樣,可以從以下幾點進一步下功夫。
第一,提高質量必須全員參與,公司從上到下每一個人,從公司的老總、到工程師,到一線工人,都必須重視質量。要保證真正把質量搞上去,對客戶的要求、產品的設計、原材料供應、生產流程、物流等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做好,且要協調作戰,否則任何一個環節失誤都會造成產品質量問題。
第二就是建立和嚴格執行質量體系,有一套規章制度保障質量。質量部門可以在這方面起很大作用,它應該幫助領導制定適合本企業的質量體系,明確各級領導在質量保證中的作用。  同時質量部門必須監督體系的執行,要保證公司確實按照這個體系做了。從公司角度來講,使質量改進跟績效體系掛鉤,讓人有積極性。
第三就是要持續改進,這是質量保證的核心。想提高就要不斷地改進。 改進是沒有終點的,改進是一個過程——我認為這些是提高產品質量的基本和必要的條件。
蓋世汽車網:這三方面,哪方面是企業做得比較欠缺的,或者是比較難的?
佘敏:我覺得第一點和第三點,很多公司都相對比較缺乏。不是沒有做,企業都在做,但是接下來的問題是怎么能做到更好。第一點,真正全員參與,從上到下都把質量放在第一位,可以說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改進。第三點,持續改進,實際上是學習和改進的過程。怎樣把別人的先進經驗應用到我們的生產設計中,并不斷地提高。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在持續改進和應用最佳實踐經驗方面,我們還遠落后于國際先進企業。
蓋世汽車網:全員上下都要建立這種質量的意識、質量觀,怎么建立這種質量觀?
佘敏:高質量必須以客戶為導向,真正地滿足客戶的要求。再者就是看你有沒有緊迫感,看你到底把質量放在什么位置上。比如國內有的企業管理人員有這么一個習慣--犯錯誤、做差一點是很正常的,或者哪一個車壞一點是很正常的。如果是這樣,你不可能把質量搞好。
最重要的是管理層應該把質量放在首位,不僅要大力宣傳質量的重要性,同時要體現在行動上。前面講到,管理層要對質量直接負責,采取具體措施,把好質量關。同時要給員工提供條件來提高質量。如培訓員工,讓全員增加質量意識,并且有能力去改進;積極尋求必要的外部協助,學習先進經驗等。總之,你真有投資這些方面,就說明你真的重視這個。然后真正做時,要有整套體系、文化包括規章制度來確保質量體系的建立和執行。
應用質量管理工具的四大誤區
蓋世汽車網:精益、六西格瑪等工具,在中國應用時經常走樣,有些人覺得它們不適合中國文化中成長起來的企業。
佘敏:這些方法、體系都在廣泛的應用,在美國和歐洲這個效果都是非常好的。在中國我曾經成功地實施了精益、六西格瑪,取得很好的效果,也知道在很多其它地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當然在實施中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從而造成人們認為這些工具水土不服。
第一,有的管理層期望值太高了,認為培訓了員工,做了一些項目,就已經實施了精益或者是六西格瑪,質量就可以上去了,成本就可以降低了。但是這些東西的實施是跟你的體系有關系的,跟企業的文化有關系的,而不是說一個國家的文化。
第二,有的公司把這些工具復雜化了。比如有些以為六西格瑪就是很高深的統計理論了,專門請一些很有名的統計專家.實際上,六西格瑪很簡單的,就是一個質量計劃: 你怎么去改進客戶的體驗,怎么來降低你的成本。
第三個問題就是太形式化了,就是太注重用這些工具,而忘記了真正要達到什么效果。
最后一點,不管是實施精益還是六西格瑪,還是缺乏真正的人才,缺乏真正的、既有實際生產、運作經驗,又懂精益和六西格瑪的人,這些人不多。
從重視度和質量成本觀審視管理層改進質量的決心
蓋世汽車網:日本的豐田生產方式(TPS,美國人將其稱之為"精益"),很多美國企業也在學,有什么經驗是值得中國企業借鑒的?
佘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管理層的重視。管理層不重視的話,這些系統都不會帶來它所想要的效果。
舉個例子。以前美國一家企業去請日本的老師來給它做精益。這位先生去看了后說,"我不做,給我錢我也不做"。因為他覺得,領導層根本就沒有重視,并不是真的想要通過這個方法把企業做好,只是想讓他來幫忙解決一些問題,所以他覺得很難把這個工具實施下去,也就很難真正實現企業想要達到的目標。
這些工具本身是沒有國界的,關鍵是領導和管理層是否重視。當然在實際應用中,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以及一些既定的流程,這些會有中國的特色,但是工具本身,我認為是沒有文化差別的。
蓋世汽車網:現在很多企業比較重視的,是能不能通過ISO/TS16949認證,過了這個認證后,就有進入一些企業的供應商篩選體系的可能。通過認證之后,實際運營中,可能會為了降低成本,在有些地方偷工減料。您怎么看?
佘敏:是否有偷工減料的問題,因為沒數據,我不清楚。我想就大家為什么不愿意在質量方面花錢的問題談談我的看法。我認為一個主要原因是,很多時候大家看到的質量成本都只是一些表面的因素,比如廢品、返工這些損失。但是實際上還應包括諸如花在處理投訴和擔保(Guarantee)等在內的管理成本,和產品重新設計成本以及因產品質量問題對銷售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等等,這些都是在質量成本里面的。如果把這些成本都打進去,這個概念就完全不一樣了。
尤其是擔保的問題,在國內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比如說,你擔保你的零部件有十年的壽命,或者是五年的壽命,這些都會寫在生產合同中。但如果某個零配件,本來擔保它是要跑十萬公里才失效的,可實際上跑了五萬公里就出問題了,而且這個問題如果造成了一系列其他的損害,那么這個時候客戶也好,或者是整車廠也好,它就在這個問題上就是要索賠了。不出事時不花錢,但一旦出事了,一賠就不是小數了。國內很多企業現在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嘉賓簡介:
佘敏博士:高級總監 認證黑帶大師,貝肯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BBK Consulting Co., Ltd
在過去二十四年中,佘敏在運營績效改進、質量和供應鏈/項目管理等領域中積累了豐富經驗。佘敏曾任GE高新材料有機硅大中華區質量領導和供應鏈管理總監,他通過實施新企業資源計劃(ERP)流程,成功地推行了可持續性改進;在保持最低成本和最少庫存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零誤差供貨率;并領導所有亞太地區物流部門成功地降低了物流倉儲成本。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