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經濟學家: 中國對全球需求貢獻高于美國
2009-11-8 11: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美國《商業周刊》網站11月4日報道,世界銀行今天在報告中將中國GDP增長預期調高至8.4%,這是中國經濟已完全復蘇的又一證據。6個月前中國的出口大跌,而其5860億美元的一攬子刺激計劃還沒完全見效,當時世界銀行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只能增長6.5%。
如果每個月都細致觀察中國的經濟數據,那這次調高增長預期應該不會令人感到吃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顯示,幾個月來中國經濟一直在復蘇。
這對中國的鄰國來說是個好消息。這些國家的經濟近年來越來越與中國息息相關,它們為中國大陸巨大的制造業市場提供零部件和原料。
世界銀行在其報告中這樣描述中國的復蘇:“大部分的經濟刺激計劃在政府對基礎設施投資中得以體現,但也有部分是以消費為導向的,國內需求增長的基礎也得以鞏固。房地產市場的回暖促進了建筑業。雖然制造業投資受產能過剩的影響,但消費起到了很好的幫助作用。”該報告的作者們認為,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如何實現更加平衡的增長。
據路透社4日報道,世界銀行周三上調了對東亞地區經濟增長的預估,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迅速復蘇推動了區域經濟反彈,但世行亦警告稱該地區真正意義上的復蘇還沒有來臨。
該行在最新報告中指出,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發展中經濟體今年經濟增長率或達6.7%,此前預估為5.3%,并預計明年增長或為7.8%。
世行東亞地區首席經濟學家維克拉姆·尼赫魯說,“中國經濟迅速增長,不僅帶動了區域經濟,還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他指出,中國對全球需求的貢獻高于美國、歐盟或日本。
據美聯社4日報道,隨著世界銀行調高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以及強勁上漲的農礦產品價格提高了該地區大國資源企業的地位,亞洲股市在經歷了兩天的下跌后恢復上漲。歐洲股市也上漲了。亞洲所有主要股市在交易時都上漲,其中香港、韓國和印度股市的漲幅居前,約上漲2%。
據路透社4日報道,中國上證綜指今天收報3128.54點,漲14.31點,為自8月13日以來收盤高位,該指數本周已累計上漲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