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快遞的中國腳印
2009-11-8 1:1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洪厚興
當聯邦快遞的創始人弗雷德·史密斯購買飛機專門用于運送貨物以實現其 “隔夜快遞”的想法時,每個人都對弗雷德·史密斯說,他開創隔夜送包裹的速遞服務是瘋了。
但在今天,不會有任何人對此持有異議。因為聯邦快遞憑借這一想法已成為了世界最大的快遞運輸公司。如今,它擁有27.5萬名員工,超過650架飛機,超過8萬輛遞送車,運用先進的技術,為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快遞服務,每天遞送超過750萬貨件。
作為世界最大的快遞運輸公司,聯邦快遞顯然不會輕易放棄任何一塊市場,更何況是中國這塊巨大且美味的 “蛋糕”。從1984年聯邦快遞在中國大陸開展業務時開始,它在中國已經走過了25個年頭,并在中國的國際快遞市場上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陳嘉良,這位聯邦快遞的第一位華人董事總經理,也是第一位華人高級副總裁,就幾乎見證了聯邦快遞在中國發展的全部歷史。
思想領先的領導者
1985年,大學畢業后的陳嘉良在香港加入了聯邦快遞,時任客戶主任。經過在多個不同業務部門的歷練后,被提升為香港操作站經理,開始涉足銷售領域。起初,其擔任香港區域銷售經理,然后成為中太平洋地區銷售董事總經理。在1996年,陳嘉良轉回操作部門,擔任聯邦快遞臺灣地區操作董事總經理,隨后出任中國區業務副總裁及總經理,繼而成為中國及臺灣地區副總裁及總經理,管理整個中太平洋地區。
從客戶主任、操作站經理一直到區域總裁,陳嘉良進入物流業逾20年,在亞太地區擔任高管的年限也已超過10年。在與聯邦快遞共同成長奮斗的歷程里,他總結出:作為一個領導者,必須要有領先于他人的思想并作出決策。
而這與他加入聯邦快遞以來最難
忘的兩件事之一有關。
“多年前,聯邦快
遞決定開通深圳飛
美國的航線,但
業內多數人表
示懷疑,因
為他們覺得
華南出口
美國的貨
會從香港
走,聯邦
快遞開通
深圳飛美
國,肯定不
會有什么生
意。但我當時
就已經花了很長
時間去研究華南出
口美國的相關數據以及
華南轉口香港的相關數據,發覺前者不斷在上升,后者則在下降。在判斷了這一趨勢之后,我會同公司決策層作出了開通航線的決定。事實證明,這一決策是非常成功的。2003年,我們又準確把握形勢,開通業內首條華南直飛美國的航線。”陳嘉良向記者回憶說,“這一事例說明,作為一名領導者,你要能夠做到領先于其他人去評估、把握某一趨勢的改變或產生,并在掌握充分事實、數據的基礎上客觀的作出判斷,及時的作出決策。”
陳嘉良不僅是一位思想領先的領導者,而且他還善于將大計劃分成小部分,以完成不可思議的夢想。
“當我在臺灣地區擔任董事總經理的時候,曾經希望改變臺灣的通關環境。在我把想法與臺灣的員工溝通之后,他們都覺得這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然而,最后我通過努力把夢想變為了現實。”陳嘉良對記者說,“從這件事的前后發展經過來看,領導者應該善于把一個大的計劃分解成一個一個小的部分,然后帶領整個團隊一步步完成各個小的部分,等到員工回頭去看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他們已經作出了了不起的成就,完成了原先看來不可能實現的任務。作為領導者,既要讓員工看到整個組織機構長遠的計劃,又要擅長把抽象的mission變成具體的、可實現的分段目標。”
亞太轉運中心的雄心
2009年,是聯邦快遞進入中國市場的第25年。回望過往的足跡,陳嘉良頗為自豪。
1984年,聯邦快遞開始在中國大陸開展業務。自此,其國際快遞業務迅速擴展至中國的所有主要城市和省區;1996年,聯邦快遞率先運用自設機隊服務中國,現在已將200多個中國城市與聯邦快遞全球網絡相連接;2005年3月,聯邦快遞開通業界第一條從中國大陸直飛歐洲的直航航班,當年9月,又率先開通中國-印度的隔日遞送新航線;2007年5月,推出國內限時業務,詮釋對中國市場的承諾;2009年2月,聯邦快遞位于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的全新亞太區轉運中心也開始投入運營;6月,宣布位于湖北省武漢市的客戶服務中心擴容升級后正式啟用,為國際快遞和國內限時服務提供支持。
在陳嘉良看來,其中亞太區轉運中心的投入運營將使聯邦快遞在中國更具影響力。根據中國發展研究委員會和美國坎貝爾-希爾航空組織預計,全新的轉運中心將為中國大陸在2020年帶來63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效益。
據介紹,聯邦快遞投資1.5億美元的全新亞太區轉運中心是亞洲區內整體網絡的中心,每周有136個航班進出該新轉運中心,為亞洲22個主要城市提供遞送服務,并將這些城市和聯邦快遞全球系統中2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接起來。在該轉運中心,聯邦快遞擁有自己的機坪控制塔,可以對貨機在地面的移動、停靠方案以及裝卸貨操作流程進行控制,從而使操作效率得到優化和提升,這也是首家在中國擁有自己機坪控制塔的國際航空快遞貨運公司。此外,包裹分揀系統由16條高速運轉的傳送帶、7條環繞式傳送帶和90臺主要及次要文件處理裝置構成。這些先進的系統配置讓轉運中心每小時最高可分揀3.5萬件包裹和文件。
“我們在廣州建立的亞太區轉運中心,可以滿足今后30年亞洲市場發展的需求。目前,該轉運中心運營良好。”陳嘉良表示。
在談及聯邦快遞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戰略時陳嘉良對記者表示: “將通過全新的亞太區轉運中心,拓展聯邦快遞在亞太區的服務網絡,不斷提升國際快遞的服務水平,加強本區域與全球的聯系,以提供更多解決方案和更優質的服務。并繼續擴大在中國市場的網絡覆蓋,把服務網絡拓展至更多二三線城市,同時加快推廣國內限時服務。而在公司管理方面,將繼續秉承 ‘以人為本’的企業哲學,培養和發展本地人才。”
陳嘉良最后還強調: “聯邦快遞一直以來都把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視為企業應盡的職責,也反映出我們對中國的發展有長遠的承諾。因此,在發展業務的同時,會繼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