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岳西縣參與泛長三角區域分工合作的思考

2009-1-18 16:1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搶抓機遇 主動作為 借力發展 
    參與泛長三角區域分工合作,是省委、省政府遵循胡錦濤總書記的指示,順應經濟發展規律、探索具有安徽特色崛起之路的戰略決策,也是岳西加快發展難得的歷史機遇。省委書記王金山要求我們充分發揮居中靠東優勢,做好左右逢源文章,以主人翁的精神、積極主動的姿態,投身泛長三角區域分工與合作,當好參與者和推動者,盡快把我省建成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的試驗區和示范區,為安徽崛起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岳西縣是長三角的縱深腹地,作為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要進一步認清形勢,解放思想,主動作為,搶抓機遇,加速融入長三角,借力使岳西經濟和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一、立足縣情,準確定位,強抓機遇,彰顯優勢。 
    岳西縣地處皖西南邊陲、大別山腹地,是一個革命老區縣,也是一個相對貧困落后的純山區縣。在大扶貧之初的1985年,全縣絕對貧困人口24.7萬人、占當時總人口的73%,現仍有貧困人口5.88萬人、占總人口的15%。近幾年,岳西充分分享全省快速發展成果,堅持實施生態經濟戰略,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和生態旅游業,經濟增速加快,發展質量明顯提升,生產總值增長一年比一年高,連續五年保持了兩位數的增幅,2007年達到14.1%;財政收入增長近兩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凈增200元左右。但是,由于相對閉塞,基礎薄弱,自然災害頻繁,貧困人口數量多,現有的貧困人口扶貧投入邊際效應下降,因病因災返貧的現象比較突出,又因保護生態環境的功能定位,產業結構和項目布局受到很大限制,岳西同大別山區其它11個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一樣,仍處在全省相對靠后的方陣。 
    但我們分析看到,在長三角的分工與合作中,岳西具有很大的發展優勢,面臨著很好的政策機遇。立足縣情,發揮優勢,搶抓機遇,加速發展,時不我待。 
    一是生態優勢。岳西是安徽省旅游資源大縣,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森林覆蓋率達74%,生物資源極為豐富,被專家稱為"一座生態保存發育完好的天然大花園"。境內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妙道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鷂落坪。生態是岳西最大的資源和本錢,是體現岳西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是融入長三角的重要基礎。 
    二是產業優勢。近年來,岳西立足縣情,堅持尊重自然規律和市場規律,尊重群眾意愿,突出個性發展,走出了一條發揮山區優勢、展示山區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目前生態農業已得到長足發展,生態工業已具一定規模,生態旅游業已叫響品牌。長三角食品類消費追求多樣化、品質化,優質、安全、無公害綠色農產品消費已成為潮流;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費呈現出由生存型向享受、發展型轉變的明顯趨勢。這為生態資源豐富的山區縣--岳西,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旅游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三是勞動力優勢。岳西有豐富的富余勞動力資源,40萬人口中有近10萬人外出務工,大多數成為熟練工人,并且勞動力成本不高,這為承接產業轉移奠定了基礎。 
    四是區位優勢。岳西處于南京、武漢、合肥以及馬蕪銅宜等沿江城市所組成的經濟區域地理中心位置,六潛、岳武高速公路建成后,將大大拉近了同南京、武漢、合肥等城市的距離,增強岳西的可進入性,帶來巨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也使各類市場主體能夠在一個新的平臺上參與市場競爭,為岳西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推動特色農業、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五是政策機遇。隨著科學發展觀的不斷深入落實,國家正在實行主體功能區劃,并逐步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岳西作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在生態建設和保護方面將面臨更多的政策機遇。國家促進中部崛起戰略進入操作層面,各方面的扶持政策正在陸續出臺,特別是岳西被列入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享受西部大開發政策,具有較高的含金量。岳西作為全省首批12個擴大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試點縣之一,將享有與省轄市相同的經濟管理權限和部分社會管理權限,進一步提高自主發展的能力。此外,國務院新近出臺的拉動內需的十條措施中,蘊藏著對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極為有利的發展機會。 
 二、積極融入,主動參與,發展特色產業,打造"四大基地" 
    岳西在參與泛長三角分工合作中,既要積極融入,更要主動參與;既要全面對接協作,更要謀求更大發展。樹立"市場競爭不讓人,敢爭敢搶是能人,不爭不搶是庸人,錯過機會是罪人"的新觀念,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充分發揮獨具的自然資源、地理區位、勞動力和產業等優勢,開辟與長三角產業對接的快速通道,打造承接平臺,積極做好"三個對接",努力把岳西建設成面向長三角的"四大基地"。 
    (一)做好"三個對接" 
    一是要在思想觀念上對接。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實踐告訴我們,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了發展的力度和崛起的速度。山區縣經濟發展上的差距,歸根到底在于思想解放上的差距。參與泛長三角分工合作,首要的是思想觀念對接,只有思想上的等高對接,才有發展上的無縫對接。我們必須按照省委的要求,推動思想解放,推動觀念更新,跳出原有的認識和思維定勢,在思想上、認識上和觀念上首先實現接軌,進而以市場體制為杠桿,充分挖掘和展示自己的優勢,增強競爭力和吸引力,營造好的干事創業氛圍,進一步促進干部在敢想、會想、真抓、實干上下功夫。 
    二是要在基礎設施上對接。加快實現岳西與長三角地區交通網絡的對接,縮短與長三角的時空距離,更好地接受其產業梯度轉移和輻射。積極爭取阜陽至景德鎮鐵路經過岳西,確保六潛高速2009年建成通車,力爭岳武高速早日開工建設。加快建設中心集鎮和重要旅游景點到高速出入口的快速連接線,加快旅游道路建設,加快318國道、211省道改造,加快農村公路建設進度,基本實現村村通水泥(油)路,形成內通外暢的交通網絡。加快推進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和電力設備技術改造,優化電網結構和布局,提高電網供電能力、運行穩定和自動化水平,重點整合水電資源,爭取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為對接長三角產業轉移提供堅實的電力保障。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適度超前建設計算機信息網、政府信息交換平臺等信息基礎設施;加快發展包括運輸、倉儲、包裝、流通、加工、裝卸、配送等各個環節的現代物流業;大力發展金融、保險、電信、資金融通、技術轉讓、中介咨詢等現代服務業,商貿流通、旅游、餐飲等傳統服務業,教育、文化、信息等知識服務業,醫療、衛生、體育等健康服務業,為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打牢基礎。此外,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田水利、人畜飲水等基礎設施,抓緊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防洪工程建設,建設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開拓農產品出口基地,初步建立起高效暢通的農村現代商品流通網絡。 
    三是要在體制機制上對接。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由"全能型"政府轉變為引導型、服務型、法制型、效能型政府。加快與長三角體制、機制、政策、環境的對接,凡由市場調節、企業自主決定、中介機構能夠提供服務的事項,改"審批制"為"登記制";凡長三角地區已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對應取消,長三角沒有取消的也可結合實際適當精簡。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形成規范有序、公平透明的市場競爭秩序,營造良好的市場經濟體制環境,從而吸引長三角的產業和資本向岳西轉移。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