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以共贏應對危機

2009-11-7 14:3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明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如期建成,屆時,將有超過90%的商品實現零關稅,雙邊的貿易、服務、投資等合作將實現最大程度的便利。在金融危機中,各國都在尋求經濟復蘇的道路,貿易投資保護大有抬頭之勢。在危機面前,是選擇自保?還是選擇合作?即將建成的中國-東盟自貿區向世界表明了中國和東盟10國的立場。    縱觀歷史,盡管每次國際性的經濟危機中,貿易保護主義都有抬頭,但是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并沒有改變,因為貿易保護只會加速經濟危機的蔓延。可以說,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是順應國際趨勢的,是一種應對危機恢復經濟的積極舉措,為中國-東盟雙方共度危機提振了信心。 
  從中國和東盟的友誼與合作來看,自貿區的建成有著堅實的基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中國頂住巨大壓力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幫助東盟國家走出了危機,自貿區建立正是基于這樣一種深厚友誼。自2002年自貿區計劃啟動以來,中國與東盟先后簽訂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投資協議等多項促進經貿合作的協定,雙邊貿易投資增長加快,經濟融合加深,企業聯系加強。2003年至2007年,雙邊貿易年平均增長率超過30%。2008年,雙邊貿易雖受到金融危機沖擊,但仍增長14%。雙邊的相互投資也在不斷增長。我們有理由相信,自貿區的建成將推動中國與東盟的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使合作更加緊密,為本地的人民帶來更多的實惠和利益。 
  從中國-東盟互補的經濟優勢來看,雙方的合作空間巨大。東盟絕大多數國家在自然資源方面都各有優勢,如礦產,石油等,這可以彌補中國在這方面的需求;而新加坡等新興工業國家,可以和中國交流技術,互補不足。在產業結構上,中國與東盟在農業方面的合作前景最廣闊,互補性最強。大多數東盟國家盛產棕櫚油、橡膠、木材、水稻以及各種熱帶水果,這些產品很受中國市場的青睞;而中國在溫帶農產品、農業技術以及能源方便很有優勢。在其他領域,新加坡等國可以與中國開展服務業方面的合作,打開中國市場;印尼、柬埔寨等處于工業初級階段的東盟國家,則需要中國的投資和技術支持。可以看出,優勢互補使得雙方的貿易投資存在廣闊的空間,而自貿區的建成則是為雙方更廣泛的貿易投資往來提供最大的便利和自由。 
  雖說自貿區的建成帶來的不僅僅是機遇,挑戰也并存,但是應該看到,在當前的金融危機中,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無疑是為全球經濟打了一劑強心劑。它向世人表明了中國愿與東盟一起攜手共度危機的姿態,充分展現了中國在危機面前積極應對的魄力和信心,為全球樹立了一個堅決維護貿易自由、實現合作共贏的榜樣。(付蓉蓉 芳菲)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