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外貿制造企業信息化選型十八字經

2009-11-6 19: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經濟危機,企業總算扛過去了。隨著外圍環境的好轉,企業的出口也在多起來。對于那些外貿型的制造企業,由于他們跟傳統的制造企業有很大的不同。為此在選擇信息化管理軟件的時候,是由差別的。具體來說,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原則一:輕生產,重計劃
外貿型制造企業雖然也有自己的生產部門,但是他們只是負責完成一些簡單的作業。如大部分外貿型企業,都是直接將零件從其它供應商那邊買進來,然后在自己的工廠中只完成包裝或者組裝的工作。這些作業比較簡單,不會涉及到復雜的排程、物料需求計劃等作業,也不需要進行物料凈需求計算、復雜的成本統計等等。
這就與傳統的制造企業有很大的不同。傳統的制造企業在選擇ERP等信息化管理軟件的時候,生產管理是瓶頸。特別是產能模塊、排程模塊等等,現在很少有信息化管理軟件能夠完美實現這些復雜的作業。或者說,即使有軟件具有這些模塊,很多也是擺著當樣品看看。實際使用的時候,收益并不是很大。但是這又是企業管理的瓶頸,企業想切實改善的地方。所以對于那些內銷的制造企業來說,生產管理是他們選擇管理軟件的關鍵。
但是對于外貿型企業來說,則剛好相反。由于生產作業相對簡單,在選擇管理軟件的時候,就不需要太過于關注生產的功能。一般來說,只需要能夠簡單的進行出入庫統計、簡單的生產計劃管理與成本統計即可。如果生產模塊選的太過于復雜,不僅是一種浪費。而且還會帶來一些負面的效果。如企業管理員可能覺得花錢購買的功能不用是浪費,所以一定要把生產工藝等模塊利用起來。而實際上企業根本沒有必要采用這個模塊。或者說,即使采用這個模塊也不能夠給企業帶來收益。這就得不償失了。
外貿企業還有一個特點,即交貨期非常重要。這與內銷企業不同。內銷的企業即使不能夠按時交貨,跟客戶也可以協商。但是國外的客戶對于交期的要求比較嚴格,而且在路上運輸的時間也比較長,特別是在出港之前需要經過很多到的檢驗程序。總之,一旦企業不能夠按時發貨,外貿型制造企業可能造成的損失比內銷性企業要嚴重得多。所以在輕視生產管理的同時,需要關注計劃的準確率。
計劃的準確率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采購物料計劃的準確率以及追蹤;二是生產計劃的準確率以及追蹤。這其中又以采購物料計劃的準確率最為重要。因為企業的生產比較簡單,只要物料能夠及時到料,那么按時生產完成一般不成問題。故企業管理員在選擇信息化管理軟件的時候,要注意是否有完善的采購物料計劃與追蹤模塊。
總之,外貿型生產企業選擇信息化管理軟件的第一個要點就是輕生產、重計劃。
原則二:多帳套,一軟件
現在大部分外貿型制造企業,或者以外貿為主的傳統制造企業,都會成立一個自己的外貿公司。這不僅是企業取得自主出口經營權的需要,而且可以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同時通過出售自己公司的出口配額權,還可以給企業獲取額外的收入。不過企業為了降低生產經營成本,這個外貿公司很有可能只是一個樣子。這就像政府部門的“一套班子,兩塊牌子”。也就是說,雖然是兩個公司,但是管理人員一樣。
不過雖然是同一套班子,但是根據國家的規定,兩家公司必須進行獨立的核算。從信息化管理角度講,就是要求兩家公司必須有獨立的帳套,現金流量等必須獨立。這個特點也決定了企業在選擇信息化管理軟件的時候,要考慮企業是否有多企業核算的能力。如果在選擇軟件的時候,不考慮這個因素,就意味著企業可能需要購買兩套系統來滿足日常核算的需求。而且不同系統之間的轉換還會增加出錯的幾率,降低工作效率。
針對這種情況,在選擇信息化管理軟件的時候最好能夠選擇那些具有多個帳套核算的軟件。簡單的說,就是可以為生產工廠與外貿公司設置獨立的帳套,用來核算各自的業務。而使用的應用軟件仍然是同一個。如此的話,企業就可以花一套軟件的成本來完成兩個公司的賬戶核算工作。同時由于是同一套軟件,采用的后臺數據是同一個,為此無論是數據同步、還是不同賬套之間的切換,相對來說都會方便許多。其在實際工作中,出錯的幾率也會小許多。
為此對于那些外貿型的制造企業,或者有外貿業務的制造企業,如果現在或者將來可能需要成立獨立的外貿公司,那么最好在信息化管理軟件選購時評估軟件是否有多帳套核算的能力。
原則三:跨平臺,功能全
如果外貿型的制造企業是有外資成立的,或者說有外籍軟件來管理,那么還需要注意一個軟件跨平臺工作的能力。根據筆者對老外的理解,特別是美國與歐洲人,都比較重視版權。如果讓他們使用微軟的盜版的操作系統,他們可能不是很樂意。而使用正版的操作系統與Office等辦公軟件,成本又太高。此時企業就只能夠使用Linux等開源免費的操作系統以及免費的辦公軟件。
不過可惜的是,國內的一些信息化管理軟件的跨平臺性能并不是很好。包括用友、金蝶在內的軟件巨頭,他們的產品不不能夠很好的在Linux等非微軟的平臺上運作。如果項目管理員所在的企業有如上這種情況,那么在選擇信息化管理軟件的時候,就需要特別的注意看其軟件能夠在多個操作系統平臺上運行。
在選擇軟件的時候,主要是從開發平臺、后臺數據庫與應用軟件出發來考核。有些軟件使用的開發平臺,如Java,本身就是跨平臺的。為此,其開發的應用軟件基本上可以在多個應用平臺上運作。后臺數據庫也是需要考核的一個內容。筆者建議在現在信息化管理軟件時,最后選擇那些支持Oracle或者 MySQL等數據庫的軟件。因為這些數據庫都是跨平臺的。而且其穩定性也不錯。特別像Oracle這款數據庫,針對中小企業應用還有免費版本的,特別適合外貿型制造企業使用。從應用軟件角度考慮,主要是評估其功能的完善性。由于技術的限制,有些軟件并不是所有功能都可以在Linux平臺上運行。如可能只有服務器應用軟件能夠在Linux平臺上部署,而客戶端的話必須安裝在Windows平臺上等等。這與我們原先的設想相差甚遠。
總之,由于國內與國外管理者文化上的差異,決定了在選擇信息化管理軟件的時候,還需要注意系統運行平臺的問題。再次強調一下,根據筆者與外國人打交道的經驗,他們的正版思想要比國內的管理者大得多。這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在闡述一個事實。如果企業IT負責人在規劃信息化管理戰略的時候,不考慮到這個實情,那么很容易出問題。在他們的管理下,企業如果使用盜版的Windows操作系統,特別是大規模的使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同時又不可能大規模的采用正版的操作系統。為此在選擇信息化管理軟件的時候,就最好選擇那些跨平臺的應用軟件,以避免后續不必要的重復投資。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