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外貿形勢企穩向好 結構調整將成重點
2009-11-5 15:1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第10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今天在廣州琶洲展館落幕。廣交會新聞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到會客商數和出口成交額實現了雙增長。本屆廣交會共有212個國家和地區的188170名境外采購商到會,與今年春交會相比增加22734人,增長13.7%;出口成交額為304.7億美元,比今年春交會增加42.4億美元,增幅為16.2%。 廣交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陳朝仁表示,本屆廣交會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總體運行平穩,外商到會踴躍,出口成交回暖跡象明顯,為明年外貿出口的進一步好轉打下了基礎。
記者在廣交會上采訪時發現,采購商的人數比春交會有所增加,展館內人氣明顯好于前兩屆。這些現象反映出外貿形勢向好的積極變化。
國際金融危機使一些外貿企業的訂單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外貿企業也逐漸認識到外貿、內貿兩條腿走路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與此同時,許多以內貿為主的企業也看中了國外市場,力圖通過廣交會這一平臺拓展國外市場業務,因此,今年春交會首次允許國內采購商進館采購。本屆廣交會首次設立的國內采購中心也于二期和三期兩次開門迎客,為內外貿對接搭建起廣闊的平臺。
在11月2日舉行的第106屆廣交會論壇上,許多國內采購商表示,他們到廣交會上采購是因為國內外貿企業的產品做工精美、設計新穎,在國內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因此他們期待能和更多的外貿企業對接并合作。
在廣交會上,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分析明年外貿形勢時表示,明年外貿與今年相比降幅應會逐月收窄。明年貿易增長量要保持,但我們更關注出口的品質,今后工作重點要放在外貿進出口結構調整方面。要提升檔次,提高質量,要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要確保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不能丟。要更多依靠提升產品附加值來占領國際高端市場,同時也要把服務貿易作為未來中國外貿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本屆廣交會上,許多企業努力調整產業結構生產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抓住商機開拓市場。不少外貿企業所接的訂單已經從OEM(原廠委托制造)向ODM(原廠委托設計)轉變。
廣交會秘書長、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王志平表示,廣交會是中國對外貿易的最好平臺,從目前的情況看,下一屆廣交會將堅持分三期的展覽規模和格局基本不變,并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