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飛躍或將勝于三十年
2009-1-15 22: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核心提示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發布后的第四天,2009年中山“兩會”勝利召開!疤剿骺茖W發展模式試驗區”、“深化改革先行區”,《綱要》對珠三角的戰略定位已經再明白不過地宣示:整個珠三角就是一個“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的大特區。昨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啟紅在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中山將積極參與區域合作,加快融入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新戰略帶來的新機遇,也激起了代表委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的熱切關注。珠三角戰略定位——科學發展先行先試“新特區”
以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惠州和肇慶市為主體,輻射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并將與港澳緊密合作的相關內容納入規劃。規劃期至2020年。
到2020年,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形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創新能力,形成全體人民和諧相處的局面,形成粵港澳三地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
《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積極融入珠三角"一體化"
積極參與區域合作。把握廣珠輕軌開通、深中通道規劃建設等機遇,主動參與珠三角區域交通能源、公共安全、要素市場、產業協作、公共服務的一體化進程。加強與港澳在產業和金融領域的合作。建設好產業轉移園區,有序推進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
天時地利人和 實現三地無縫接駁
市政協委員、香港物流商會主席羅煌楓稱,幾年前CEPA以及“內地居民香港自由行”兩項好政策,于他、于香港及內地物流業界而言,堪稱“天時”。如今《綱要》又制定了新戰略,打造珠三角乃至粵港澳大經濟圈,這是“地利”。如果粵港澳三地政府真的能突破區域的限制,使三地人流、物流、經濟流形成無縫接駁,那就實現“人和”了。
“如今中山發展已經具備很好的基礎,待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建成后,發展前景更是不可估量。說不定未來三年的發展就可超越三十年。”
長期從事物流的羅煌楓對空間的理解特別敏感,他認為要真正實現珠三角一體化,三地政府應在政策、制度和手段上改革突破,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的無縫接駁。
羅煌楓舉了個例子:就像美國與加拿大一樣,美國海關駐守在加拿大機場,美國人到加拿大就好像到自己國家一樣。“我現在最希望的就是簡化手續,越簡捷越好。例如實現一份報關文件兩地通關,大珠三角的居民可以刷刷卡就在三地自由通行!
工業、服務業"雙輪驅動"
建設珠三角西岸“雙基地”
市發改局局長黃桂光說,經過30年改革開放的快速發展,我市已基本形成工業、服務業“雙輪驅動”的增長格局,支撐產業發展的功能性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各項政策體系不斷健全,如今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斑@一系列有利因素為我們戰勝危機、穩定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薄靶碌囊荒,我市將調整產業發展資金的重點扶持領域和方向,加速構建先進制造業規模壯大、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產業競爭力明顯增強的現代產業體系,積極打造珠三角西岸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并努力把中山打造成珠三角西岸重要的服務業基地!
觀點
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強化“一體化”意識
珠三角的改革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意味著中央已經從全國的戰略高度來謀劃珠三角的整體發展,目標是將珠三角打造成帶動全國發展更強大的引擎。因此,珠三角要再創新輝煌,就必須強化一體化的意識。
實現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關鍵要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對現在的機制和體制進行創新和調整。丁力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之所以命名為“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說明考慮到了“發展”和“改革”兩個方面,首先是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發展,其次是要通過機制和體制的改革促進發展,讓珠三角“先行先試”為全國探路,意義正在于此。要形成一體化的市場,就不能畫地為牢,只保住自己的“蛋糕”。 ——廣東省社科院研究員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