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鋼材乘虛而入 對賭進口高價差
2009-1-15 15:4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王亞彬
年初,國外低價鋼材開始“入侵”中國鋼材市場,讓這個本已受到重創的行業雪上加霜。
有關部門的監測報告顯示,元旦前后已有烏克蘭、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低價鋼材進入中國市場,2009年2月底將有30萬噸熱軋卷進入中國市場。北京鋼聯咨詢總監徐向春對 《現代物流報》記者說,在目前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局面下,若國外低價鋼材每個月進口規模都在30萬噸以上,將給中國鋼材市場帶來實質性沖擊。
貿易商豪賭進口價差
“相比2007年,去年10月份以來我們公司的出口訂單同比降幅高達80%以上。”一位長期從事鋼材出口的外貿商對本報記者感嘆。
中國鋼鐵工業是這次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最重的行業之一。
隨著國內外市場的持續萎縮,眾多貿易商虧損嚴重。
據本月13日海關最新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全年累計出口出現近7年來的首次下降。業內專家預計,今年出口將大幅下挫2000萬噸左右。
上海一家鋼材外貿企業經理表示:“現在出口接單的量減少了至少三、四成,而且很難接到。”
他認為,國際需求疲軟是最根本的原因,同時人民幣升值、國內鋼價長達5周時間的反彈使國內外價差正逐漸縮小。
國內外鋼材巨大的價差一直是刺激我國鋼材出口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出口價差縮小后,“出口幾乎已經沒有利潤了,相反目前從一些國家進口部分鋼材品種到國內銷售,反而能夠得到較大的價差,獲得好收益。”上述人士說。
據業內反映,一些鋼鐵貿易商正在放棄出口轉而加大進口鋼材的數量。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多年來不見的烏克蘭熱軋產品、韓國的鋼坯甚至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廢鋼等。
“從烏克蘭進口熱軋卷,折算成人民幣后比目前國內熱軋卷的價格要便宜1000元左右。”徐向春認為,這些熱軋卷由國內貿易商訂購,對貿易商來說,這些產品有頗豐的利潤。
“若進口價差繼續擴大,一些國家或地區的進口資源還會繼續流入中國,進口數量還會增多。”中華商務網華瑞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馬忠普提醒,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國內鋼材價格已超過烏克蘭等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價格,差額每噸已達500元。
在進口價差的刺激下,據業內稱,來自烏克蘭等地的熱軋產品預期將投放到華東地區12萬噸,新疆地區8萬噸,廣東地區10萬噸。這批30萬噸熱軋卷的進口量可占到中國熱軋月產量的5%。
除了價差外,由于受鋼廠限產的影響,一些鋼貿商因缺貨或者缺品種規格,也會選擇從國外進口。
對中國鋼市或形成沖擊
鋼材外貿商行為的變化與國際市場形勢的轉變密切相關。
目前歐美經濟衰退跡象明顯,鋼鐵需求下滑,國際鋼鐵出口的流向發生了新變化,中國已開始成為鋼鐵出口新的目的國。
尤其是烏克蘭等獨聯體產鋼大國正在大力尋求新興市場,將中國列為重要出口目標。
“國外鋼材進入中國市場將加大供需壓力,對中國鋼市可能會產生實質性沖擊。”徐向春在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如果國外低價鋼材每個月進口規模都在30萬噸以上,將使中國鋼鐵行業供大于求的局面更加嚴重。
但在馬忠普看來,這部分進口的鋼材數量將不會很大,因為進口價差擴大只是暫時現象。
隨著國際鋼價的反彈,進口鋼材對中國將不具備明顯的價格優勢,這會讓低價進口鋼材流入中國難以成為趨勢。
不會立即限制進口
徐向春對記者說,如果出現大規模的低價進口鋼材流入,那么,國家可能會出臺一些限制性措施,如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來保護國內鋼材市場。
但目前國家不會立即采取措施,按照國際慣例,如果不會對本國產業形成實質性的沖擊則難以采取措施。
馬忠普認為,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中國鋼鐵行業目前不僅面臨著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還會遭遇國外進口鋼材的競爭。
2009年鋼材出口 “必須確保5000萬噸的出口規模,否則將給國內市場造成巨大的壓力。”馬忠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