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不久或迎來更劇烈下滑
2009-1-15 15: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底特律汽車制造商、德國工業企業、日本電子廠商,乃至你愿意費心提及的任何制造商,都會對訂單數量呈現如此溫和的下降感到欣慰。中國作為最受青睞的世界工廠,2008年12月出口同比僅下降2.8%。 不過,英國《金融時報》LEX專欄的作者認為,該數據無疑低估(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滯后)了實際受損情況。
最大信號來自鄰近的經濟體。韓國和臺灣去年分別是中國第三和第四大進口來源地,但它們在12月份的出口分別猛跌17%和42%。這些發貨量中,有許多包含由中國加工或組裝、然后發運至世界其它地方的部件。
如果中國進口此類零部件的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一左右,你可以有把握地預期,中國不久將迎來更嚴重的出口下滑。實際情況是,去年11月、12月中國進口下滑的程度都遠遠大于出口。
價格也在下跌。根據美國的數據,中國11月對美發貨價格比前一個月下降0.6%。根據摩根士丹利的計算,中國出口跌幅按本幣衡量為大約10%。出口占中國經濟產出大約三分之一,盡管按增加值衡量,該比例更接近一成。因此,任何即將到來的更劇烈出口下滑,將影響經濟增長。
中國官員們已經在警告,今年可能難保8%的經濟增長率(這一水平被視為提供足夠就業機會,從而保持社會穩定所必需的)。私營部門的某些經濟學家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只能增長5%,只有近期增長率的一半。在這樣的經濟增幅水平上,將出現許多風險:失業增加、銀行體系壞賬上升,還有社會不穩定。這意味著中國財政刺激方案和貨幣政策事關重大。這也意味著在額外支出發揮作用之前,中國有更大的可能迎來一兩個糟糕的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