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路路通”連通富裕和幸福
2009-11-4 15:3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諸暨火車站位于陶朱街道艮塔西路168號,距杭金衢高速公路諸暨出口處1公里,于2006年6月16日正式啟用。站房建筑面積9485平方米,主樓高度18.95米,長度195.6米,設計最大容量為3000人,主體建筑造型為一本書卷的卷軸,寓意在盡顯古越風情的西施故里,充滿書香氣息的人文環境。
“村民的幸福生活是穿著皮鞋放田水,開著轎車去上班。”在牌頭鎮中華村建廠的浙江中周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偉潮如此描述道路建設給鄉村帶來的變化。
借助農村公路網,我市山區經濟強勁發展。東白湖鎮殿南村村民呂志良說,通往殿口自然村原是條爛泥路,村落外面的人沒人愿意進村收購農產品。建了新公路后,很多販銷戶上門收毛竹、筍、板栗等,一年下來農戶增加了數千元收入。不久前建成的山岔至下吳公路,連通了陳宅與東白湖兩鎮,以前去東白湖鎮要過璜山、浬浦等地繞個大圈,想走近路只有徒步翻過高高的山岔嶺。現在陳宅村民坐車,只要20分鐘就能到東白湖鎮了。
撤縣設市20年來,我市交通建設得到超前發展。20多年前駕車去趟杭州,一路堵車有時竟要花一天時間,如今借助杭金衢高速,30分鐘就到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諸永高速更是讓諸暨步入長三角城市群的“明星”方陣;20多年前坑坑洼洼的鄉村羊腸小道,如今變成整潔寬敞的水泥公路,康莊工程、聯網公路,構建出一張多層次連接的鄉村路網;20多年前的過江先過渡,到如今浦陽江兩岸大橋飛架,35公里母親河沿江建起20座橋梁,構成一幅立體山水畫卷…… “我市高速公路‘K’字形框架初具雛形,交通逐步由走廊式交通向樞紐式交通轉變。”市交通局局長王祖勇介紹,隨著紹諸高速公路的建成,對外高速通道將基本成形,諸暨與周邊縣市將全部由高速通道相連接。目前正在做前期工作的紹諸高速公路延伸線,將與杭金衢、諸永高速公路構成諸暨城區的繞城高速。
此外,更多交通要道正在建設中。據市交通局工程科科長徐海香介紹,紹諸高速公路諸暨段、03省道東復線諸暨段都將于2011年通車,諸暨—安華公路爭取在11月底前完工,位于新火車客運站前廣場北側的公交西站,前期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建成后將成為諸暨鐵路、公路、城市公交的換乘樞紐。
近年來,我市交通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至2008年底,全市公路總里程達2239.9公里,有高速公路105.5公里、二級公路292.7公里。公路密度96.9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通村率100%。水路方面,現有內河航道總里程127.85公里,300噸級貨物裝卸碼頭3個。
通過杭金線、諸東線、紹大線三條省道和主要縣道,城區至六大組群中心鎮都通上二級公路。
除嶺北、馬劍外,城區至各鎮鄉半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全市擁有城市公交車123輛,營運公交線路19條,年運輸量2102萬人,城鄉公交線路輻射到27個鎮鄉(街道)、466個行政村,農村公交車通達率為99.6%。
道路運輸物流線路遍及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200多個城市,有貨物專營線路136條,現常年日貨運量3300噸左右。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推動了我市經濟提速發展。百余萬人口的縣級市,冒出了10余萬家企業、70余個專業市場和15個塊狀經濟;曾經山水阻隔的店口,誕生了令人驚訝的“五金帝國”;歷史上的產糧地區大唐,變身為世界最大的襪業基地;原是山坳里的偏遠之地,卻讓世界珍珠中心遷移到山下湖;浙贛鐵路改線移站,城市越山西拓,城西工業新城開始由“區”到“城”轉變。
諸暨市交通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變著諸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