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我國紡服出口仍有四大不利因素

2009-11-4 2: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提高我國紡織服裝產品的出口競爭力、提振行業信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當前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仍面對以下不利因素的挑戰。
為幫助紡織企業抵御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近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紡織企業發展,如提高部分紡織品的出口退稅率,通過《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等。這些政策措施在提高我國紡織服裝產品的出口競爭力、提振行業信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當前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仍面對以下不利因素的挑戰:  
一、外需依舊疲軟阻礙紡織行業復蘇。隨著全球經濟復蘇跡象的出現,部分出口紡企訂單呈現回暖傾向。但近期的訂單升溫無法排除國外階段性庫存補充、圣誕訂單效應等短期因素的作用,從中期來看下半年出口形勢仍然不容樂觀。 目前,美國、歐盟等主要市場內大多數商場的銷售額依然呈現下滑趨勢,如美國7月份的零售市場繼續下滑,其中美國休閑服第一大品牌Abercrombie & Fitch零售額下降28%。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行業報告指出,出口降幅的擴大與外需依舊疲軟有關系。  
二、新型貿易保護考驗我國紡企應變能力。隨著全球經濟危機的不斷深化,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今年我國紡織出口企業遭遇更多貿易摩擦,并呈現日趨多樣化、綜合化和隱蔽化等特點。如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歐盟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與限制的法規》,進一步提高了歐盟化學品進口門檻,產品涉及紡織服裝、化纖等產品。歐盟實施的一系列法規,預示著更多的國家將以產品質量、安全為借口,對我國出口紡織產品采取限制措施和技術性貿易措施,成為影響我國紡織品出口的主要障礙。而歐盟委員會最近又對原產于中國的聚酯高強力紗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同以往涉案商品多為中低檔、價格優勢強不同的是,這次受立案調查的聚酯高強力紗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這也顯示,外部市場產業和市場保護有從資源需求量大、環境影響大、附加值低的產品轉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的趨勢。  
三、主要競爭對手的成本優勢逐漸增強。由于我國土地、勞動力等綜合成本不斷上升,越南、印度等周邊國家的成本優勢得以體現,部分服裝訂單開始向周邊新興紡織工業區轉移。數據顯示,孟加拉國勞動力成本是0.22美元/小時,柬埔寨是0.33美元/小時,越南是0.38美元/小時,印度是0.51美元/小時,而我國是1.08美元/小時, 我國紡織服裝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減弱,部分歐美訂單轉入周邊國家。此外,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周邊國家的廉價勞動力還在不停擠占我國海外市場份額,吸引不少中國的紡織企業外遷,導致紡織品服裝國際市場價格明顯走跌,企業難以從中盈利。  
四、國內紡織原料市場價格上升加重紡企負擔。據第一紡織網統計,6、7月份紡織原料市場整體表現強勁,呈現小幅上行的態勢。6月份,化纖原料平均漲幅為4.61%;進入7月份,化纖原料不受原油下跌影響而繼續攀升,平均漲幅達到4.07%,其中,滌綸短纖從8500元/噸一路攀升至9100元/噸左右,漲幅為6.47%,滌綸長絲則持續兩月小幅回升。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棉花由于現貨資源日漸稀少,價格從年初10500元/噸一路上漲到4月的13000元/噸,價格出現了節節攀升的勢頭。 由于紡織原料不斷上漲,紡織企業生產成本持續上升,而產成品銷售價格卻上漲乏力,導致紡織原料與下游產品價格走勢出現了背離現象,大大加重了紡織企業的負擔。  
為確保紡織服裝行業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組織積極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進一步落實《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快實施細則,積極引導企業加快結構調整,推進產品結構多元化,在加強研發設計、創建自主品牌等方面提升綜合競爭力;二是加強行業自律、維護良好的外貿經營秩序,嚴格遵守商業道德和市場規則,主動抵制低價競銷等擾亂出口經營秩序的行為;三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進一步引導規范企業出口行為,同時密切關注主要貿易伙伴的檢驗標準和準入制度,著力增強紡織行業應對國際市場復雜變化的能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