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金融海嘯下軟價值戰略研究(二)

2009-1-14 21:0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鄭壯洪
    鄭壯洪英國蘭開夏中部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國家高級物流師、留英供應鏈管理專家、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信息化專家,長期從事信息技術、物流和供應鏈前沿領域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作者信箱:zhenguk@gmail.com
    在金融海嘯吹襲下,全球經濟難逃漫長寒冬。金融危機殃及實體經濟,中國外銷市場大幅度萎縮。大型企業轟然倒下,骨牌效應比中小企業更為嚴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難逃一劫。中小企業處于跨國產業鏈底端,獲取的附加值越來越低,在退稅率調整和 《勞動保護法》的沖擊下,企業抗風險能力差,資金鏈隨時斷裂,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
    基于此,如何通過軟價值提升企業供應鏈管理的軟實力,達到企業長期競爭優勢,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焦點。本文著力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海關關務創新戰略,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1.公路物流創新戰略
    公路物流園戰略
    根據國內物流行業現狀、商貿業和制造業物流產業集群,在國內整合區域性公路物流資源,規劃、發展和提升公路物流園區功能。
    公路物流園區集聚和整合公路運輸資源和物流需求資源,成為公路物流樞紐平臺。基于電子商務和移動商務戰略,公路物流園區整合貨運市場與運力資源,減少了運輸車輛返空,實現了運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
    公路物流品牌戰略
    我國公路貨運物流經營過于分散、效率較低和規模較小,缺乏運力結構優化和運力資源的有效整合,公路物流企業缺乏品牌形象,信用體系尚未健全。通過戰略聯盟和信用評估機制,公路物流商整合各自商號,形成國內公路運輸連鎖品牌,大幅降低信用和運營成本。
    公路物流需求整合戰略
    為了整合貨運市場需求,公路連鎖運輸企業整合小型運輸商和貨代,集合客戶資源,屬地操作,形成了擴張效應。連鎖運輸企業通過建立物流電子商務平臺,托運人可通過全國免費訂艙電話、手機短信、網絡平臺自助下單和二維碼或移動技術與信息平臺交換數據,實現社會貨運資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企業經濟規模,實現供應鏈可視化,降低客戶物流成本。
    綠色節能減排戰略
    綠色節能減排對國家環保和能源戰略至關重要。國家通過鼓勵企業研發和使用汽車輕量化實現節能減排,貨運企業采用節能和環保新技術、研究新流程、優化新路徑和集運,提高運輸時效,降低運輸成本和環境污染。
    公路運力透明化戰略
    政府推行基于RFID技術的電子車牌和電子駕照,有效打擊道路運輸車輛假牌照和套牌等非法行為,形成行業公平規范競爭。
    鼓勵企業大力研發基于RFID和GPS技術的電子商務和移動商務平臺,推動全國運力資源可視化,降低社會運力總成本。
    2.鐵路物流整合戰略
    鐵路物流業正經歷著從傳統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業轉變,鐵路物流業的步伐還跟不上區域經濟轉型。為了提升區域企業競爭力,實現鐵路貨運由簡單的運輸業向綜合性物流轉變,鐵路物流必須著力以下幾方面。
    鐵路網發展戰略
    鐵路物流有利于產業布局優化調整,跨區域、跨行業的產業集群交叉融合,為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提供最為有效的載體,促進市場廣度和深度的挖掘,為區域經濟提供低社會成本。目前,鐵路網規模增速遠低于經濟增速,鐵路運輸負荷增大,中長距運輸沒有成本低廉的鐵路來支撐,無法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無法拉動經濟增長,加快鐵路網建設與改造勢在必行。
    鐵路經濟創新戰略
    提升鐵路貨運能力對于發展區域經濟不可或缺。隨著西部大開發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的實施,沿海區域產業轉移和升級,區域經濟合作日益密切,區位優勢和互補性不斷增強,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組合。從沿海樞紐港口到中西部鐵路樞紐的鐵路貨運需求更為迫切,鐵路在東中西部互動中作用突現。
    鐵路貨站創新戰略
    隨著市場需求不斷細化,商流渠道大規模重組,帶來物流渠道的重組。鐵路物流向為顧客提供一體化和增值物流服務轉變。
    鐵路貨場創新關鍵在于如何將鐵路物流發展為集裝箱多式聯運和門到門網絡化物流的樞紐環節,為企業供應鏈管理提高時效,降低成本。因此,鐵路貨場功能必須向鐵路物流中心轉型,發展為集保稅、換裝、分撥、配送、加工、聯運、交易等為一體的物流園區,提升鐵路貨運競爭力。
    鐵路物流信息化戰略
    信息技術創新對于鐵路物流至關重要。基于EDI、RF技術、TMS和WMS系統,鐵路物流信息系統整合、優化企業內部流程管理,實現資源有效配置;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和海關H2000鏈接,整合資源和信息,對物流和關務各環節進行實時跟蹤、有效控制與全程管理。
    鐵路多式聯運和保稅創新模式
    為了推動現代物流的發展,作為集裝箱多式聯運、鐵海聯運的重要環節,鐵路與海運、內河航運、公路、航空等運輸方式的銜接加強,促進海陸空無縫鏈接。鐵路網不斷發展完善,為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提供可靠的運能支撐。
    3.海運物流創新戰略
    航線整合創新戰略
    面對海運貨量大幅下滑,航運公司通過整合航線資源,削減運力通過,合作經營航線,共享部分航線的運力來應對寒冬。航運公司相互開放自己的運力,在航線上協同作戰,以提高艙位的利用率和降低運營成本。
    樞紐港與物流節點整合創新戰略
    海港成為海運貨物價值鏈體系中心。海港保稅政策向保稅倉、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和保稅物流園區延伸,實現海港物流與保稅物流政策疊加、優勢互補、資源整合、功能集成,提高海運貨物通關時效、降低運輸和其他物流費用。
    保稅港區和區港聯動創新戰略
    保稅港區和區港聯動創新是從以運輸樞紐和工業發展基地,向現代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區域經濟基地轉變。保稅港區和區港聯動以保稅政策為支持,整合來自全球物流鏈的各個環節,成為無縫銜接的一體,提升區域軟實力。
    保稅港區和區港聯動重點發展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國際轉口貿易和保稅物流等業務,并積極拓展相關功能。由此,保稅港區和區港聯動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可把中小港口的貨源吸引到保稅港區和保稅物流園區進行國際航運中轉、配送,從而打造環渤海灣、長三角、珠三角、泛北部灣和東盟自由貿易區重要的物流樞紐。
    在保稅港區和區港聯動政策支持下,VMI、買家集運和出口退稅等創新模式幫助企業節省物流、關務和采購成本,提高抗風險能力。(未完待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