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江西萬年縣以稻為媒 發展經濟紀實

2009-1-14 20:1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江西省萬年縣縣委政府,把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傳承稻作文化,打造稻米城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有效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去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稻米城”稱號,這是全國唯一被認證的縣。萬年以稻為媒,大力推進了地方招商引資,全縣共引進、規劃、實施4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50億元,較去年增長22%,其中新農村建設項目9個,新型工業項目10個,現代信息物流項目2個,城鎮建設項目11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4個,社會事業項目4個,有力地推動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挖掘 世界稻作文化之魂

  “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萬年香米歷史上曾為“貢米”,故又謂“御香”,沐自然之精華,飲山水之甘霖,自田間生長、抽穗、揚花到收割后加工成米,都散發出沁人肺腑的清香。用香米煮出的米飯,白若冰雪,柔糯可口,濃香撲鼻,令人垂涎,故有“一畝稻花香十里,一家煮飯百家香”之贊譽,堪稱“米中一奇”,是萬年著名的傳統特產,同比高蛋白低脂又含多種微量元素,食之寧心爽神,有養胃之功能。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物”,香稻的“鄉土性”很強,對土壤、水質、地質、地形和小氣候條件都有要求,換個地方栽種,米就“香消殆盡”了。

  “養稻圣地”萬年,位于廬山腳下、鄱陽湖畔,依山傍水濕地遼闊,河渠縱橫、塘堰棋布,亞熱帶季風環繞,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氣候溫和濕潤,年均氣溫17.4攝氏度,年均日照1803.5小時,年均降水1808毫米,平均無霜期259天,被世界農業考古學家馬尼士博士喻為“上帝安排生產稻米的地方”,經中美農業聯合考古隊多次發掘和采樣研究,境內大源仙人洞、吊桶環遺址是當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遺址之一,在這里,先民馴化了世界上第一粒野生稻,把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年前推移到12000—14000年前(由江澤民同志作序、曾慶紅同志主編的全國干部學習讀本《從文明起源到現代化——中國歷史25講》一書,對此作了詳細闡述。這一考古發現被評為中國二十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萬年貢米源于南北朝時期,魏文帝曹丕曾形容香稻“上風吹之,五里聞香”,相傳明朝開國皇帝南巡訪得萬年寸長大米,傳旨代代耕作,歲歲納貢,貢米由此得名。萬年貢米在原有稻米文化與種植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引進新優品種,實施科學化管理下的生態農業,現已開發出萬年貢牌系列新品種二十多種,并榮獲“綠色食品標志”證書、“出口免檢產品”證書及“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掀起萬年的蓋頭來

  不能讓大自然的饋贈“養在深閨人不識”,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自2005年4月6日起,對萬年貢米實施原產地域保護,落實了以貢米優質稻為主的糧食種植面積56.09萬畝,糧食總產量達4.74億斤,組建了萬年貢米集團,并被列入江西省政府調度的十大農業項目。萬年貢米現暢銷市場,已獲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省級地理標志產品和7個“綠標”,每公斤最高賣價達13800元、超市賣價達42元。

  經濟學家韋布倫說:沒有產品戰略的營銷根本不能算是營銷!新產品或服務要想成功,就必須要精心設計(含先期市場調研),精心制造并真正做到滿足客戶的需求.萬年作為一個縣,發展之路不是拆房建樓,而是“城市分級發展”,整合自身資源,挖掘潛在優勢,找尋屬于自己的市場。萬年縣委縣政府提出:傳承稻作文化、實施后發戰略,建設環鄱陽湖市場導向型經濟強縣,這是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不失時機,一改過去傳統的行政思維,即常規的、靜態的、封閉的一般思路,制定明天發展規劃,而用區域經濟、現代思維,即動態的、發散的、開放性思維謀劃全局戰略部署,由過去傳統的“量入而出型”,即我有多少米就做多少飯,變為量出而入,即市場需要什么,我萬年就提供什么;由傳統的漸進式發展思路到跨越式發展思路,決戰三年,實現跨越,達到翻番,力爭雙四。縣委縣政府梳理萬年資源,抓住了稻作文化是萬年惟一的、歷史的、不可再造的名片,是一塊獨特的文化品牌,也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是萬年絕對核心競爭力。

  多方研究策劃后,萬年縣“運用一個品牌來唱響、作為一個項目來推進、當作一個企業來經營”,著力建設文化萬年、活力萬年、生態萬年、和諧萬年,在現今稻米數量大,種類多,品種更新換代快,市場競爭激烈,萬年的稻米“品牌化”戰略勢在必行,借國家中部崛起和江西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大勢,結合萬年稻作文化借勢造勢,包裝好、傳播好、營銷好萬年稻作文化這一品牌,以科學的發展觀為統領,以集團結構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堅定不移的走新型農業化道路,以培育大產品、大品牌、大企業為重點,全面提升質量、效益、發展三大業績,不斷深化發展,加快推進做好做大做強,在萬年稻米品牌打響后,進一步結合其品牌價值,按照“品牌功效化,產品內在消費價值情感化”的原則,采取終端推廣,公關策劃,企業形象宣傳等有效傳播方式,突出“稻米及其系列產品”的統一性和整體性,形成品牌資源大整合,打造行業制高點,全力促進品牌價值再度提升,擴大萬年的影響力、吸引力,實現人旺才能地旺、地旺才能財旺,使資源優勢變為品牌優勢,使品牌優勢變為經濟優勢。

  萬年縣委縣政府經過認真調查研究“觀物土之宜 而布其利”,提出了打造“中國稻米城”的構想,讓人不禁眼前一亮。中國稻米城項目涵蓋一、二、三產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期為2008——2020,總投資418億元。規劃總體目標是:辦好“一節(稻作文化旅游節:為此,中央電視臺《激情廣場》承辦《稻鄉萬年》專題演唱會,世界稻米產品博覽會,世界米食工藝和米食文化展示,稻作文化賞燈游藝活動,栽培稻與稻作農業的起源,國際學術研究會暨考察活動,首屆中國萬年稻米精品大賽米食制品烹飪大賽)”弘揚稻作文化,把節慶活動變成產業,此次萬年建設“國際稻米城”,就是要把世界優秀的節慶文化活動引進來,為稻米城建設服務,把“舉辦”節慶活動變成“經營”節慶產業;建好“一城(稻米核心城)”使其以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完備的服務設施成為稻米及關聯產業集聚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稻作文化展示和觀光旅游中心;基本實現“六甲”目標(六個天下第一)。即:萬年稻源甲天下:稻作起源歷史最為悠久,稻米及其關聯產品發展之路歷程最為完整。萬年稻產甲天下:稻米及其關聯產品生態種養、精深加工、現代物流力求達到國際一流水平。萬年稻商甲天下:稻米及其關聯產品交易流通品種之全、產地之廣力求成為世界之最,基本實現賣天下,買天下。萬年稻窗甲天下:野稻馴化、燒土成器、物食易換、刻戶符記事四大遠古文明,原始農業、古代農業、現代農業完整發展進程,包括物質文明和非物質文明兩方面的展示,力求做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絕無僅有。萬年稻學甲天下:稻米及其關聯產品歷史文化挖掘整理、栽培(養殖)或加工技術工藝研發等方面探索力求在世界上獨樹一幟。萬年稻香甲天下:以稻米及其關聯產品為原料的加工食品、烹飪美食力求集世界之大全,基本實現吃天下,天下吃。

  品牌的力量

  當稻米盛譽天下,品牌的后發戰略再起波浪,萬年堪稱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搖籃之一,歷來以“貢米之鄉、珍珠王國、生豬大縣、水泥之都”而遠近聞名,又因“贛東北地區交通樞紐、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重要增長極之一”而舉世矚目。近代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傳統農業的提升和工業化進程加快,萬年經濟發展位置在不斷前移,節奏在不斷加快,環境在不斷優化,后勁在不斷增強,形成了萬年縣建材、食品和有色金屬三大支柱和珍珠、貢米、生豬、水泥四大特色產品。在萬年貢米之外,還形成了一批在區域乃至全國全世界叫得響的產品品牌和一批上規模的骨干企業。如:萬年珍珠,是全國淡水珍珠的發源地、國家淡水珍珠養殖示范基地和繁殖技術標準化基地。萬年生豬,供港免檢并占全省供港份額的40%,已通過國家無公害標準化示范區驗收。萬年水泥,“萬年青”品牌是全國馳名商標,也是亞洲數一數二的商標之一。貢米集團和生豬集團是全市僅有的兩個在十一五期間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農業龍頭企業。萬年生豬、大米加工、珍珠養殖被列為省“十個百千”工程三大基地,萬年貢米集團被列為省政府調度的十大農業項目。萬年青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銀鑫礦業和生豬集團正運作上市。但轄區面積小、人口少、地處內陸、經濟基礎薄弱等先天不足使得發展不快、發展不足、發展不充分仍然是萬年的最大的縣情,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猶如逆水乘舟、不進則退。未來在以“中國稻米城”為先頭兵的市場導向下,產生帶動性效應,在對稻米自身發展產生重大牽引作用同時,對經濟結構和產業形態帶來重大變革,在微觀層面上將引發企業競爭態勢的變化,在宏觀層面上則有可能導致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競爭格局的重新形成。整合全縣有限資源,更重要的是盡可能整合縣內外可能整合的資源,做大一個項目、唱響一個品牌,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后來居上。在國際稻米城的帶動下珍珠、生豬、水泥等產業有了一個更廣闊的發展平臺,產業的增長速度和規模逐步將由資源主導型向技術主導型過渡,生產結構中的中間產品制造業迅速增長,取代初級產品制造業而占據主體地位。全縣經濟鏈條充分被帶動起來,形成放射狀產業網,“新起點上的新崛起”萬年的經濟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騰飛。

  “中國稻米城”的建設在巨大的經濟影響力下也產生著深遠的文化、社會意義,一方面把萬年縣“稻作起源”的悠久文化與現代世界范圍的生態農業觀念融為一體,建設萬年國際稻米城項目把萬年稻作文化所蘊含文明之光發揚光大,所沉淀千萬年的精神之能充分釋放,萬年稻作文化,那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記憶,對于這樣的文化要充滿敬畏,它給人們帶來的不是“文化搭臺,經貿唱戲”的簡單手段,更多的是一種責任、一種向往、一種驕傲,一種精神家園。另一方面全縣領導和百姓進行了一場“稻米”大戰的同時也經受了一場“稻米”洗禮,統一了廣大干群認識。全縣群眾干部以此為契機,深刻認識稻米城建設的重要意義,以世界眼光、成業志向、感恩激情、實在作風,投身于稻米城的建設當中。

  現在的萬年是鄱陽湖畔的“養稻圣地”,更是一個邁步走向國際的稻米新秀,不僅釋放、光大了“稻作文化”,更是注重學術、文化、人才的引進,引資引智立足根本,用學術、人才、先進科技來鑄就更加輝煌的“中國稻米城”品牌,用更加輝煌的“中國稻米城”品牌來進一步促進招商引資的發展。我們相信,萬年的明天不是夢。(胡碧村)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