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公布去年外貿總額:出口局部回暖
2009-1-14 19:2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天,海關總署公布了去年全年的外貿數據,我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7.8%。這些數據透露了哪些信息?明年的外貿形勢將會怎樣?這些都成為關注的熱點。 外貿進出口額連續兩個月下降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進出口總值為1833.34億美元,同比減少11.1%。這是我國外貿進出口額連續第二個月下降,并且降幅進一步擴大。12月份出口同比減少2.8%,進口同比減少21.3%。而去年11月出口同比下降2.2%,為2001年6月來首次負增長;進口同比大幅下降17.9%,為2005年2月以來首次負增長。
數據顯示,我國2008年11月貿易順差首次突破400億,達到400.9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而我國12月份實現貿易順差降至389.8億美元。這是貿易順差在11月創下歷史新高后出現反轉。
另外從去年全年的數據來看,我國實現進出口總值25616.32億美元,同比增加17.8%;其中出口總值為14285.46億美元,同比增加17.2%;進口總值為11330.86億美元,同比增加18.5%。全年實現貿易順差2954.59億美元,高于2007年的2622億美元。由此來看,2008年可能是自2003年以來我國貿易順差增幅最小的一年。
增幅下滑,但好于預期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的蔓延,外部需求進一步減少,不利影響在外貿進出口和經濟的增長上都會逐漸體現,“這種趨勢是可以預見的,但形勢不一定如想像的那么可怕。”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對外貿易室主任馮雷說。
受金融危機影響,亞洲地區如韓國等地近期出口均出現大幅下滑。中國出口雖然連續兩個月同比負增長,但仍控制在負增長3%以內。“中國出口的下降幅度好于預期,是由于及時采取了一系列比較對路的措施。”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張軍生說。
我國去年下半年以來相繼四次上調出口退稅、出臺了放松信貸、取消或降低關稅等措施,統計數字表明,我國鼓勵出口政策的效果開始顯現。12月份,政策調整涉及的商品整體出口同比增長4.8%,占中國出口總值的比重由前11個月的45.8%上升至49.0%。其中,服裝、塑料制品、箱包和燈具出口均表現為加速增長。
今年進出口增速可能放緩至5%以下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而我國出口的近60%直接或間接面向美國、歐盟和日本市場,目前這三大經濟體陷入了衰退,通過其他市場彌補由此損失的出口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同時,我國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增加出口的難度也在加大。專家預計,在全球經濟尤其是美國經濟短期內復蘇難現的背景下,我國連續幾年出口快速增長的局面將發生逆轉。
海關總署報告認為,國際金融危機已向實體經濟蔓延,國外需求的萎縮已對我國出口形成了強約束,出口規模將繼續呈現下降態勢。2009年,進出口下滑的趨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按目前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估計,全年進出口增速可能放緩至5%以下。2009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將較2008年大幅下降20%左右。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表示,金融風暴的更大沖擊波很可能在2009年上半年出現,嚴重程度大于2008年,主要原因是發達國家的實體經濟在金融市場的泡沫崩潰后也相繼崩潰。
在出口總額減少的同時,出口整體價格水平也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國家信息中心徐平生認為,結合需求下降、基礎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大幅回落、出口退稅率調整、人民幣匯率等因素,預計今年我國出口商品整體平均價格降幅將在10%左右。
不過,國外訂單的減少將影響加工貿易進口需求,加上國際大宗原材料價格的大幅跳水、國內經濟增長的回落,進口下跌的幅度在短期內將顯著高于出口,因此,我國貿易順差規模仍將保持高水平。徐平生預計,2009年貿易順差可能高達3300億美元左右,高于2008年全年3000億美元左右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