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WTO規(guī)則應對貿易制裁
2009-11-30 23:5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特約評論邱林
美國商務部11月24日作出終裁,以中國油井管存在補貼為由宣稱將對相關產品實施10.36%至15.78%的反補貼關稅制裁。該案涉及金額約27億美元,是迄今為止美對華貿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
鋼絞線、鋼格柵板、油井管、無縫鋼管……在中美之間所有遭遇雙反的產品中,我國鋼鐵業(yè)已成為“重災區(qū)”。從近期的一系列“雙反”案來看,美國對我國鋼鐵產品實施反傾銷等保護措施帶有明顯的歧視性質。
迄今為止,美方仍不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而在“雙反”調查中,他們又堅持用第三國的生產成本來評估我國鋼鐵產品的正常價值,給裁決造成極大的隨意性和不公正性,其實質還是貿易保護主義的翻版。
其實,很多來自美國的貿易摩擦,在國際貿易當中往往都是國內政治經濟的延伸。美國為自己的政治經濟利益必然會采取各種手段保護本國利益遏制我國利益,今后這樣事會越來越多。
美國此次做出的鋼管反補貼關稅裁決后,5年以內都將按照裁定稅率征收高標準反傾銷稅,中國企業(yè)在此期間基本不可能出口;而5至10年屬于觀察期,美國每年都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無縫鋼管裁定一次稅率,企業(yè)到時即使能夠出口,也是如履薄冰,而且這項貿易保護措施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都會對我國鋼管出口產生持續(xù)影響。
客觀地說,過去當我國企業(yè)遭到美國貿易制裁時,往往對此認識不足,應訴不力,甚至根本不去應訴,從而造成我國企業(yè)軟弱可欺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美國的對華貿易保護主義。
現實告訴我們,對于美國的鋼管貿易制裁,要求我國政府以及企業(yè)快速行動起來,提高應變能力。當前,我國鋼管企業(yè)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去化解負面影響,例如向美國相關部門、WTO提出申請,通過雙邊談判來解決問題。并利用好WTO規(guī)則和我國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主張自己的權利,將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好消息是,一些鋼管企業(yè)已由老總掛帥,專門成立了應訴領導小組,最大限度調動力量應訴,希望盡快應對 “雙反”調查。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也應與企業(yè)聯動的“雙反”應對機制,在政府的支持下,共同積極有效地應對“雙反”調查和裁決,維護企業(y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