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重收費首日,入粵公路忽冷清
2009-11-3 15:5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超載越多,收費越高。前天,京珠高速公路上最后的“盲區”———廣東段終于開始了計重收費。
一路驅車追蹤發現,不僅京珠高速上的超載大貨車的數量大幅減少,各入粵地方公路也備顯冷清,這究竟是為什么?
第一次沒見運煤車
京珠高速廣東段計重收費了,超載大貨車會不會轉走地方公路?前天上午9時,記者驅車從韶關沿坪乳公路北上,沒想到,一路上卻沒有遇到一輛超載的大貨車。同樣“撲空”的還有坪乳公路大橋收費站的楊站長。他告訴記者,他特意起了個大早,提醒員工做好準備,并啟動了相關預案,就是擔心大量貨車轉經坪乳公路會導致擁堵,沒想到一個上午,竟然沒有看到一輛三軸以上的加長大貨車。
大貨車會不會轉清遠方向經107國道南下呢?記者又驅車來到了107國道,可是,經由107國道的大貨車依然寥寥可數。
在廣東北大門———京珠高速坪石站和粵北站,記者也遇到了同樣的冷清。經過的大貨車雖然較地方公路有所增加,但是南下入粵大貨車明顯少于北上貨車。廣東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京珠北分公司總經理杜軍告訴記者,10月31日,超重超過30%的大貨車還有700多輛,沒想到計重首日,數量卻驟減至50多輛。韶關交警支隊京珠高速大隊的梁隊長告訴記者,往日,入粵超載大貨車中最常見的就是頻繁往來郴州和韶關之間的運煤車,可是在京珠高速上干了這么多年的他前天從龍歸站一直巡邏到梅花站,第一次沒有看見運煤車。
車聚宜章進退維谷
超載大貨車去了哪里?梅花治超站站長王建國告訴記者:“大多仍在觀望,摸不準政策的司機一部分可能停開了,還有一些剛剛收到風聲的司機聚集在郴州的宜章附近,進退維谷。”
在宜章,將煤車停靠路邊的貨車司機王師傅表示,計重收費前,從宜章經京珠高速拉煤到韶關,一趟除去成本利潤大約是1000元,由于他們普遍超載8-10噸,計重收費后,要多支付過路費800元,基本沒錢可賺。為何不轉走地方公路呢?王師傅告訴記者:“風險太大,運氣好的,碰到交警,最低罰200元;運氣差的碰到運政部門的臨時查車,可能會面臨數千元的罰金,甚至可能還要轉運。”據王師傅透露,他們煤車里的煤通常都是好次混雜的,一轉運,差的煤被翻出來,買家會把煤價壓得更低,這樣損失更大。
在京珠高速粵北站前,河南的貨車司機楚師傅告訴記者,他從河南運貨到深圳,超載前提下利潤也只有3480元,廣東計重收費后利潤會更薄,如果深圳拉不到貨,空車回就穩虧不賺。楚師傅準備回去后把車賣了,休息一段時間再謀出路。
運送農副產品的貨車司機也在計重收費中受到了較大的影響。湖南來的張師傅告訴記者,為保護農民利益,京珠高速梅花治超站此前不查農副產品超載,現在計重收費農副產品也沒了特權,利潤薄了很多,可是運價卻沒漲。
司機怕地磅不準確
讓司機們更頭疼的是,地磅的不準確可能會增加他們的運營成本。楚師傅告訴記者:“我自己拉多少貨自己心里清楚,手里也有貨單,可是經過地磅經常測得不準,少則兩三噸,多則十來噸,有些省份允許復秤,有些省份不準復秤,我們就得多交冤枉錢,過去湖南小塘收費站就因為計重不準,經常不讓復秤而導致大塞車。”
杜軍表示,今年5月,京珠北高速公路計重收費設備順利通過了廣東省計量科學院的計量標定,設備精度達5級,標定合格率達100%,而且每半年省質監局還會進行定期檢測和校正。他說,按照規定,通行車輛不允許復秤,如果有疑問可以向廣東省質監局投訴。
杜軍表示,如果勻速在5公里內通過地磅,誤差是非常小的,一些計重出現誤差通常是司機為了逃費弄巧成拙導致的。據悉,目前,司機中暗中流傳幾種逃費作弊方式。
梅花治超站仍運作
梅花治超站的去留在計重收費首日也成為了司機們熱議的話題。司機們普遍認為,計重收費已靠經濟手段懲罰了超載的司機,再用行政手段處罰并不合理,應該終止。
杜軍表示:“這是兩個概念,大貨車超載導致道路橋梁損毀嚴重,給國家財產和交通安全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計重收費是貨車為超載支付的賠償金,而治超是政府的執法行為,兩者并不矛盾。”他告訴記者,當車輛軸載質量超過標準一倍時,車輛行駛瀝青路面一次相當于標準車量行駛256次,車輛行駛水泥路面一次相當于標準車輛行駛65536次,一條使用年限為15年的高速公路,經常被超限運輸,一般只能使用8年左右,而繁忙的京珠高速粵境北段,光今年就進行了兩次封閉大修,單車道通行的非封閉維護更是多達千次。
梅花治超站的易隊長則稱,梅花治超站的設立就是為了遏制超載,它的保留與否取決于超載的問題是否根本性的好轉。他透露,如果超載處罰的罰金已經低于梅花治超站的運營成本,梅花治超站就有可能功成身退,也有可能效仿湖南小塘治超站進行職能轉變,取消超載處罰的項目,不查重量,只查外部尺寸,職能轉變為對超高加長改裝進行監管,但在短期內梅花治超站取消的可能性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