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管理

紡織服裝業:行業利好構筑底部

2009-1-13 15:2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8年全球經濟惡化的速度不斷挑戰各行各業所能承受的極限,中國紡織服裝的運行也陷入低谷。按照產成品銷售走向可將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鏈劃分為出口、國內零售兩個部分,行業收入約有60%-70%的部分與國際出口有關,約30%-40%的部分與國內零售有關。
行業出口的主要驅動因素是全球經濟形勢,而國內消費需求取決于中國經濟走向。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出口額增速從2008年4月份開始步入下行區間;雖然10月份出口略反彈,但由于目前國際經濟仍未明朗,2009年仍難有拐點出現。
不過,中國的紡織服裝出口具有明顯的規模、成本及產業鏈配套優勢,此優勢因進口國在經濟低迷期對廉價產品的采購加大而更為鞏固,同時進口國也傾向于向單一出口國大規模采購以降低采購成本,因此中國紡織服裝出口的國際競爭優勢仍將樂觀。
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國內紡織服裝消費增長開始步入上升通道。一批通過品牌運作、渠道建設、供應鏈管理成長起來的企業開始從擅長成本控制、工藝改進、設備國產化的制造業龍頭中脫穎而出。行業收入構成中來自國內零售部分的占比出現上升。毋庸置疑,出口對行業的拉動效應已呈減弱趨勢,而國內需求將成為行業新的驅動力。
但行業仍供大于求。2008年1-9月,行業主要產品的產量增速維持小步上升態勢,紡織品與服裝的庫存金額卻分別同比大幅上升了33.10%和25.09%,顯示行業產需矛盾依然存在。
與此同時,原材料價格在下降。紡織服裝行業生產成本中原材料占60%-70%,是生產成本的主要影響因素。在原材料供給較為充足的情況下,原材料價格走勢由行業需求決定。此外,原材料流通環節的各種因素也能造成原材料價格的波動。
紡織行業是國民經濟中勞動力最為密集的產業之一,政府常常通過各種產業政策調節行業盈利狀況,而出口退稅率調整最為常用并最有效。
中國紡織服裝出口退稅分別經歷了1995-1996年的下調、1998-2001年的上調以及2004-2007年的下調等三次調整周期,其中最低調至6%,最高為17%。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歷了1997年行業盈利嚴重虧損后,1998-1999年政府連續三次上調出口退稅率,扶植行業的政策意圖非常明顯。在此刺激下,1998年行業盈利開始筑底,1999年行業盈利實現拐點反彈。由此可見,出口退稅率對行業影響的重大作用。
出口退稅率對行業盈利的調節作用是通過出口中的一般貿易實現:對于一個100%一般貿易出口的企業來說,出口退稅率上升1%,其毛利率將亦上升1%。目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60%左右收入來自出口,出口中一般貿易約占70%(其他30%為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貿易,不涉及出口退稅),即占行業收入42%的一般貿易業務毛利率上升1個百分點,全行業毛利率則會上升約0.42個百分點。
對于行業利潤,如果按照2008年預測出口額1849億美元和匯率6.83的水平進行靜態測算,則一般貿易出口額可達8840億元。出口退稅率提高1%,行業會增加利潤總額88億元。
2008年,雪災、地震、股市泡沫破裂、經濟衰退預期不斷打擊著消費者的信心,但紡織服裝國內零售1-9月卻持續維持25%以上的高增長,屢超市場預期,直到10月行業零售增速才出現放緩。這一方面來自于紡織服裝類產品消費對經濟的滯后反應,另一方面也說明行業在經濟下行中良好的防御特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