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隧道縱橫三亂堪憂 交通亂象亟須整治
2009-11-27 20:1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明年,將有20條隧道在廈門穿插,現在投入運行和試運行的隧道已經有13條。每天,無數的車輛奔馳穿行在各條隧道中。鐘鼓山隧道、萬石山隧道、云頂隧道、仙岳山隧道、狐尾山隧道、海滄隧道、梧村隧道、環島干道隧道……它們串起了廈門城市的大交通——廈門,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隧道城市”。
隧道交通,日益成為常態交通的一種。那么,廈門日益浩大的駕車族,你準備好了嗎?
今年,廈門公路局推出了“隧道行車安全年”。
廈門公路局橋隧維護中心介紹,隧道對通行車輛有嚴格要求。廈門島內的隧道一般都限速為40公里/小時或60公里/小時,同時隧道內禁止變換車道、超車、倒車、掉頭、逆行或者擅自停車。
但能嚴格遵守的司機,并不多見, 尤其是變道、超車現場嚴重。而隧道交通事故后果,往往比較嚴重。
數日前,在梧村隧道,交警、消防、交通委、移動等多部門進行了一次演練,是專門應對緊急情況發生的。這樣的演練,在廈門也進行了多次,有利于突發危急事故面的多部門協作配合。但是,一個重要的交通參與者被忽略了,那就是駕駛者本身。這個日益龐大的隊伍,隨時都可能面臨事故,比如,兩者在隧道相撞,隧道堵塞了;隧道內車輛自燃或者相撞爆炸燃燒等。
關于隧道行車,尤其像廈門這樣擁有發達的隧道交通,更為重要的是,駕駛者似乎還沒有形成與之相適應的行車安全意識,隧道行車亂相令人擔憂。
【案例】
世界第二長隧道慘案
2001年10月,在連接瑞士與意大利的圣哥達隧道,兩輛貨車相撞。一位在肇事貨車后面行駛的司機立即用手機報警,話還未說完就傳來了爆炸聲。由于肇事貨車裝載的是橡膠輪胎,遇火后劇烈燃燒并產生毒氣,導致150米的事發現場多處隧道拱頂巨石在高溫中崩塌,23輛車輛被燒毀或砸毀。
雖然隧道的控制中心配有24小時電視監視系統,事故發生后兩分鐘,第一批消防隊員就趕到。但因隧道內溫度高達538攝氏度,根本無法進入。事故導致11人死亡,20余人受傷,128人失蹤。事后,隧道被迫關閉數月維修。
該隧道全長17公里,是世界第二長隧道。
隧道三大亂象屢禁不止
亂象一
普遍超速,連警車也違規 “
不敢說百分百,但起碼有百分之八九十,司機在隧道里開車都會超速的。”在廈門開了11年出租車的老謝這么對記者說。記者驅車在多個隧道實地觀察,超速現象確實十分普遍。
昨日14:10—14:17,記者以60公里/小時的車速,在長3.7公里、限速60公里/小時的梧村隧道內行駛。一路上,背后的車一輛接著一輛疾馳而來,超越而過。很顯然,這些車都在違規超速行駛。
統計了一下,7分鐘內共有25輛車超速行駛,有私家車也有出租車,這其中還包括一輛警車。另外,還有6輛車違規變道超車。
下午5點20分,記者在人才中心站搭乘530中巴,穿過仙岳山隧道后再搭乘另一輛530中巴返回,記者發現,前一輛中巴車速始終在限速的40公里/小時。
亂象二
非機動車肆無忌憚穿行隧道
昨日18:24—18:54,記者在梧村隧道嘉蓮口蹲點觀察,半個小時內就26輛非機動車從隧道口進出,包括15輛電動車、6輛摩托車和5輛自行車。
不少電動車上都坐著兩個人,有的電動車司機還一邊開車一邊打電話,還有一輛電動車干脆逆行;6輛摩托車行駛得飛快,混跡車流中,車速絲毫不差轎車。還有一輛摩托賽車,車手全副武裝,戴著賽車帽,背后載一人,飛速沖進隧道;自行車則騎得慢悠悠,一個民工騎單車載一根粗水管,水管比車身還長約1米,另有兩個民工騎自行車并排而行,占去一整個車道,有說有笑地駛出隧道口。
在隧道口,記者看到,只有一名中年婦女在隧道里穿行,但有不少人橫穿隧道口,其中還有幾個穿著校服的學生。而隧道口車流量大,車速又快,行人如此穿行十分危險。
昨日15:50-16:20,記者在仙岳山隧道口蹲守。橋隧中心在兩個隧道口都設有治安崗亭,保安三班倒,24小時值守,隧道內一有事故發生,第一時間前往處理,并通知相關部門。他們還有另一個十分關鍵和實在的職責——勸導攔截要進入隧道的行人或非機動車。
看到,一名男子騎著一輛電動車要進隧道時,被值守的保安李師傅攔住了,但隨后,仍有一輛電動車和一輛摩托車從隧道口奔了出來,顯然,是另一側的保安沒攔住。
李師傅說,有時他也很無奈,因為有些電動車司機十分蠻橫,硬闖隧道,“我們也不敢去追,車那么多,也不敢強行拉住他,萬一摔成骨折什么的,我們要賠錢,哪里賠得起。我們報警也沒用,他一會兒又駛出隧道跑了。”
亂象三
隧道口亂停車,引發慘劇
在梧村隧道嘉蓮口發現,有私家車停在離隧道口約100米處,司機端坐車內,不知道是車子故障還是其他原因。隧道口違規停車,也是隧道亂象之一。
2008年1月6日,在云頂隧道南出口,一輛廈門某婚紗店的面包車載著3對新人,到該處取景,車子就停在隧道口100米處,一輛雪鐵龍轎車突然從隧道里疾馳而出,轟然撞上(詳見本報2008年1月7日電子版《正要拍婚紗照 攝影被撞飛》)。
據當時目擊者稱,轎車車速很快,現場有長達幾十米的剎車痕。事故的原因,與雪鐵龍轎車在隧道內車速飛快有關,但面包車違規停在隧道口也是重要原因。
超速司機如是說
“限速30,就跟走路一樣,誰真會那樣開啊。你不急別人都急死了,肯定要超你車的。”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私家車、出租車司機對隧道行車規定了解得不甚清楚,尤其是一些新手。
羅師傅開出租車13年了,他說,那些隧道行車法規他都懂,但是他認為限速不符合出租車司機的“邏輯”:“隧道就是為了便捷,把速度限制得那么低,讓的士司機怎么跑?跑得快一點可以多拉幾個客人,多賺點錢。”
的士司機楊師傅承認在隧道車速很快,好開嘛。超車很自然,他說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那些新手、邊開邊打電話的人,你不超他怎么辦?楊師傅說,他的一些老鄉從上李到前埔還不到8分鐘,就是從曾山隧道、金山寨隧道、黃厝隧道走嘛,那隧道限速30公里,可是,怎么可能呢?大家時速都在80公里左右。
私家車車主劉先生說:“像黃厝隧道那樣限速30,那就跟走路一樣,誰真會那樣開啊。你不急別人都急死了,肯定要超你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