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共建交通樞紐開放西部“國門”
2009-11-26 11: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省社科院劉世慶研究員建議——
“共建西部發展高地和開放高地,發揮成渝經濟區增長極的作用,關鍵是交通。”昨日,省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劉世慶研究員為第二屆川渝經濟合作與發展論壇建議說,應大力開發成渝經濟區與國內各地、西部鄰國及泛亞鐵路之間的鐵路、高速公路、航空、航運、管道運輸等建設,使成渝經濟區成為我國通江、達海、越邊的樞紐,將讓中國從西部走向世界。
成渝核心地位打開西部“國門”的通道
在劉世慶的眼中,成渝地區將是西部最具全國性增長極條件的經濟區。“這里自然環境優越,資源密集,人口密集,城鎮密集,經濟密集,交通發達,許多指標都可與東部地區相媲美。”從未來發展前景看,成渝經濟區不但將與沿海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長極呈東西犄角鼎立之勢,而且將成為我國從西部走向世界的核心區域,以成渝經濟區為中心,西安-天水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為兩翼,向西北、西南雙向推進。“從西部走出國門,進入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等亞歐大陸腹地,將是我國繼沿海開放戰略之后,又一個新的開放戰略舉措。”
交通制約發展牽手共建西部交通樞紐
“西部地處亞洲腹地,資源富集,但交通極不發達嚴重阻礙著西部的對外開放,因此交通成為了關鍵因素。”劉世慶建議,川渝兩地應該共建西部通江、達海、越邊的交通網絡和交通樞紐。以成渝經濟區兩個極核——成都、重慶為樞紐,根據國家的戰略部署,大力開發成渝經濟區與西部各省區之間,成渝經濟區與東部、南部、沿海各省之間,成渝經濟區與西部鄰國之間,成渝經濟區與泛亞鐵路之間的鐵路、高速公路、航空、航運、管道運輸等建設,使成渝經濟區成為我國通江、達海、越邊的樞紐。
“我國的東部之所以成為所謂的世界工廠,外向型經濟高度發達,不僅與實行沿海對外開放戰略相關,而且與東部的交通、城市等條件密切相關。”劉世慶說,“中國西部開放對接壤區域的經濟發展意義重大,隨著中國與東盟建立的10+1自由貿易區催生的東南亞和中國西南部的交通大動脈的建設,中國與中亞五國建立的上海合作組織推動的中國與中亞諸國的鐵路大動脈的建設,特別是西南、西北近年來交通建設的大提速,中國西部與亞歐腹地溝通,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