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城回歸經濟風起云涌
2009-11-24 19: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落戶應城市經濟開發區、投資4億元的漢正街服裝輔料工業園正加緊建設;投資4億元的湖北弘錦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8棟3萬余平方米的標準廠房。
至目前,應城市引進回歸企業144家,共投資14.56億元。這是應城市采取特殊措施抓回歸,促使全市回歸企業迅猛發展,推動應城經濟建設高潮迭起的結果。
應城市不滿足于已有的自然資源和人脈資源,改變過分依賴于膏鹽資源型產業和大企業,忽視了新興產業、中小企業的培植和發展問題。該市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全市各級干部開展以如何看待和利用膏鹽資源優勢,如何看待和利用應城籍在外成功人士優勢,如何開展回歸創業為主要內容的“我為應城經濟發展獻一策”的大討論。
及時調整發展方式,創新理念抓回歸,把“大”、“小”并舉作為發展第一原則。華興機床公司、恒威制衣公司、駿騰發自動焊接設備公司等一批小型回歸企業紛紛落戶,企業規模逐步壯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步提升。
應城市從高處起步,從實處使勁,瞄準已經悄悄興起的新興產業,尋求回歸項目集群扎堆,規模發展。他們把培植新興產業集群作為發展第一思路,引進了全國企業500強之九州通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建成了應城醫藥公司,投資5000萬元建成醫藥物流、電子商務、中藥飲品和培訓中心。今年又成功引進新龍藥業集團,投資1億元,已開工建設醫藥生產與物流項目。同時還成功引進漢正街42家商戶,聯合投資近4億元,建設占地500畝,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的“應城開發區漢正街服裝輔料工業園”,力爭用1—2年的時間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服裝輔料生產基地。
應城市把建設“兩型社會”作為發展第一目標,著力幫助回歸企業提高資源節約集約水平,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強化節能減排措施,發展循環經濟,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回歸業主艾華投資2800萬元、年出欄3萬頭的大型豬場華興養豬場,用豬糞生產顆粒有機肥出售,用糞液生產沼氣供豬場所需熱能,做到了零污染、低消耗,對發展循環經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是全省最先進的養豬場之一。
創業上給予服務。按照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用地集約、產業集群、服務優質、環境優良的總要求,應城為“一區四園”籌措資金2億元,完善配套了園區水、電、路、汽、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招商引資的平臺。
今年來,市鎮兩級班子成員對37戶重點回歸企業實施掛點服務,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52件,市政府在財政預算中設立了200萬元的回歸創業專項基金,重點培植發展潛力大、龍頭帶動作用強的回歸企業。
情感上給溫暖,政治上給地位。據統計,目前應城市擔任地市兩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回歸人士約43名,加入兩級工商聯(總商會)的回歸人士約32名,激發了回歸人士對黨委政府的凝聚力,調動了他們參與政治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強了他們回歸創業、反哺家鄉的責任感與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