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最大的挑戰來自亞洲地區內部
2009-11-24 18: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有外媒表示,奧巴馬在訪問新加坡和中國時,將傳達如下信息:為促進世界經濟“恢復平衡”,亞洲不能再依靠美國消費來維持增長了。并特別敦促中國調整經濟政策以刺激內需;同時倡導美國減少消費、增加儲蓄和提振出口。
理論上,要讓亞洲出口和美國消費脫鉤,并非不可能之任務。事實上,只要做到兩點即可:一是以中國百姓為代表的亞洲居民多花錢,二是美國人學會存錢。而要實現上述兩點,足夠大的外部沖擊是個前提。次貸危機及其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恰好提供了這么一種可能。從中國的立場來看,短期內離開美國這個最重要的消費市場并不現實。一方面,中國龐大的產能,僅靠內需是遠遠無法吸收的;另一方面,雖然出口市場可以多元化,但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尚無能力取代美國。更何況,相當一部分發展中國家本來就與中國在出口產品上存在某種同質性和競爭關系。我們認為,中國制造真正的挑戰或將來自亞洲內部。印度、韓國及一些東盟國家企業對于中國人民幣匯率釘住美元的不滿情緒之所以越來越高,說到底,還是近來這些國家貨幣相對于美元都在升值,而人民幣由于牢牢釘住美元,在對美出口方面占據了一定優勢。除了匯率優勢外,我們究竟還有什么可稱得上是核心競爭力的?這一升一降之間,或將危及中國作為“世界工場”的地位。在中國制造業還沒有占據高端市場之前,必須有危機意識,盡快調整戰略結構。這種轉變決不應只是政府的一廂情愿,而必須成為企業內生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