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城際鐵路交通大項目串起半島1小時圈
2009-11-23 18: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青島海灣大橋非通航孔橋箱梁架設單幅已達33公里;青島至榮成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建議書通過國家批復,城際鐵路建設進入了關鍵性階段,構建山東半島一小時經濟圈;港口規劃與發展實現戰略“升級”,投資千億元的綜合性億噸新港董家口港區動工;區域性航空樞紐地位更加鞏固……隨著交通的發展,人們的居住空間也隨之不斷地向外擴展,城市規模不斷向外擴張。
特別是交通大項目的規劃建設,對青島經濟發展、城市規模化的進展,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基礎性作用。近日,記者走進海灣大橋、交通大項目施工現場,對工程的最新進展作了深入的采訪。
成功澆注北方最大體積箱梁混凝土
海灣大橋箱梁架設達33公里
昨日,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青島海灣大橋跨膠州灣(主線右幅第五聯)大體積箱梁混凝土開始澆筑。此段現澆的混凝土箱梁使用混凝土共計3391立方米,這不僅打破山東省內一次性澆筑方量最大的紀錄,而且在北方地區也屬于首例。
青島海灣大橋工程起于青島側膠州灣高速李村河大橋北200m處,止于黃島側紅石崖與新建濟青高速南線順接。全長約35.4km,一期工程全長28.880km,其中跨海大橋長27.089km。本橋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兼城市快速路八車道,設計行車速度80km/h,橋梁寬度35m,設計基準期100年。截至目前,青島海灣大橋非通航孔橋箱梁架設(含現澆及預制安裝)單幅已達33公里。
該段箱梁共長128米
據海灣大橋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澆注的主線右幅第五聯箱梁,是由中交三公局青島海灣大橋1B合同段負責施工的。此段箱梁共長128米,呈40+48+40米結構布設,前40米位于陸地,中間48米跨越繁忙的環膠州灣高速公路,后40米位于膠州灣畔。該負責人說:“本聯箱梁屬于陸海同時施工,施工難度大,特別是對支架的安全要求比較高。”同時,橋面寬度由初始的22米逐漸變化至最終的28米,箱梁梁高由2米變化到膠州灣兩側的3.2米,線性控制比較困難。
為了本聯混凝土箱梁能夠在24小時內成功澆注,海灣大橋1B項目部認真落實大橋建設指揮部指示,從一開始就出臺各種施工措施,以保證該箱梁施工在安全的作業環境中,達到質量和外觀的預期效果。
349名工人同時施工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取得本次混凝土澆注成功,項目部組織349名工人同時施工,投入泵車6臺,同時聯合山東路橋,青島路橋共四臺拌合站進行集體拌料,22輛混凝土罐車按照施工需要進行混凝土輸送,以確保每小時有180~200立方米混凝土輸送入模板,24小時之內結束澆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合理安排人員進行施工,并對每個施工隊所屬內容進行定量,各班組分片區分班次進行輪換作業,項目管理人員也按照自己的管轄范圍進行全程控制,同時協同交警現場進行車輛疏導維護。
由于本聯屬于跨線橋, 1B項目部指派專員對支架安全進行全程監控,并成立了支架安全排查小組,隨時對支架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并對支架進行最終驗收。
工程投資90億元
青島海灣大橋項目總概算90.4億元,山東高速集團投入項目資本金31.64億元,其他資金采取融資模式籌集。截至目前,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經營的青島海灣大橋,共完成樁基5075棵;承臺1094個;墩身1667個;預制箱梁404片,已安裝354片;海上現澆箱梁294孔;非通航孔橋箱梁架設(含現澆及預制安裝)單幅已達33公里。
青島海灣大橋項目工程包括滄口、紅島和大沽河航道橋、海上非通航孔橋和路上引橋、黃島兩岸接線工程和紅島連接線,李村河互通、紅島互通以及青島、紅島和黃島三個主線收費站及管理設施。
其中滄口航道橋和紅島航道橋采用主跨260m和120m稀索鋼斜拉橋,結構簡潔明快,具有獨創性。
大沽河航道橋安裝鋼箱梁
據青島海灣大橋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由中交二公局承建的大沽河航道橋是青島海灣大橋三座主通航孔橋之一,是整個青島海灣大橋的重難點和關鍵控制性標志工程。
目前,大沽河航道橋主塔封頂后,大沽河航道橋施工全面轉入鋼箱梁安裝及上部結構施工階段。據了解,大沽河航道橋為不對稱獨塔四跨連續鋼箱梁自錨式懸索橋,全長610米,最大通航跨徑為260米,主塔為獨塔獨柱結構,高148.7米(相當于50多層樓高),是膠州灣海域最高建筑物。大沽河航道橋采用“雙邊鋼箱梁+橫向連接箱”結構,結構造型恢弘,氣勢磅礴,同類結構為國內首次采用,建成后將成為青島城市的地標性建筑。
多項技術獲得專利
山東高速青島海灣大橋建設指揮部為確保海灣大橋質量安全,勇于創新,大膽引進新結構、新工藝、新材料,目前已取得多項技術成果,并同國際知名的丹麥科威公司和日本長大株式會社等技術咨詢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青島海灣大橋高精度衛星三維定位測量控制系統獲得了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可循環利用鋼套箱圍堰獲得山東省公路科技創新一等獎;水下無封底混凝土套箱技術已經獲得兩項國家專利認證,在建設過程中得到很好應用。
大橋建成后將成為青島市“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交通樞紐,青島至黃島將縮短路程近30公里,節省時間20分鐘,大大緩解青島膠州灣高速公路的交通壓力,進一步完善青島市東西跨海交通聯系,擴大青島市城市骨架,縮小青島、紅島、黃島的時空距離,加強主城區與兩翼副城區的聯系,塑造擁抱膠州灣的大青島的城市框架,為青島城市的深度發展拓展出嶄新的空間。
青榮城際軌道交通有望明年初開建
建成后青島至煙臺1.5小時可達
青榮城際軌道交通建設再進一步。近日,國家發改委對新建青島至榮成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建議書進行了批復,這標志著青島至榮成城際鐵路建設進入了關鍵性階段,項目開工時間有望改到明年年初,3年內建成后,青島至煙臺的行駛時間將由3.7小時縮短至1.5小時,青島至威海將由4.3小時縮短至1.7小時,山東半島實現動車組“公交化”運行。
項目建議書獲發改委批復
本月,國家發改委對新建青島至榮成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建議書進行了批復,這標志著青島至榮成城際鐵路建設進入了關鍵性階段。據介紹,今年2月17日鐵路設計單位鐵三院開始進行青煙威榮鐵路可研踏勘工作,5月底前完成項目可研報告,6月份《青榮城際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青榮城際鐵路項目建議書》分別通過鐵道部和國家發改委委托的中咨公司專家評審,并形成最終方案,只待國家發改委最后落槌。
自今年9月份以來,濟南鐵路局先是對外發布新建青島至榮成城際鐵路地質勘察監理招標公告。日前,濟南鐵路局對新建青島至榮成城際鐵路工程地質勘察監理招標結果進行了公示,逐漸進入地質詳勘階段。有關部門表示,青榮城際開建時間也有望從明年年底提前到明年年初。
青榮鐵路在青將設五站點
根據環評報告,青榮城際鐵路全線共設車站14個,其中城際始發站有青島北站、煙臺站、威海站、榮成站共4個;辦理客運業務的中間站有城陽、即墨北、萊西、萊陽、桃村北、福山南、煙臺南、牟平、威海北、威海機場共10個;預留夏格莊站。加上預留的夏格莊站,這樣青榮城際鐵路在青島共有5個站點。
據了解,青島至榮成城際鐵路青島北站已單獨立項建設,煙臺站為既有車站,城陽、萊西、萊陽和威海站為既有站改建。青榮城際鐵路速度目標值推薦設計速度為250公里/小時,青榮正線線下工程預留300公里/小時的條件。
投資估算總額為333.9億元
據介紹,項目投資估算總額為333.9億元,其中動車組購置費33億元,資本金以外的資金使用國內銀行貸款。
據介紹,青煙威榮城際鐵路設計為客運專線鐵路,主要承擔青島與煙臺、威海之間的城際客流,同時承擔部分跨線客流。此外,正線數目為雙線,設計時速為250公里(線下平面條件預留300公里/小時),計劃采用CRH動車組運行,預計到2020年日客運量達到19.9萬人,到2030年日客運量達到29.3萬人,屆時青島至煙臺的行程將由3.7小時縮短至1.5小時,青島至威海將由4.3小時縮短至1.7小時,實現動車組“公交化”運行。
打造半島“一小時生活圈”
根據我省鐵路建設工作會議確定的《2008至2015年全省鐵路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自2008年至2015年,我省將新建、改建鐵路約3800公里,超過建國以來我省鐵路建設的總和。其中,建設新線約2200公里(含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約1000公里);既有線復線、電氣化改造約1600公里。到2015年,全省鐵路營運里程將達到5500公里,復線率達到57%,電氣化率達到69%,全省鐵路旅客、貨物發送量將分別超過1億人和3億噸,均比2007年增加一倍以上。
到2015年,全省50%以上地級市將連接高速鐵路、客運專線或城際鐵路,并以濟南、青島為中心,形成京滬沿線和半島城市群“一小時生活圈”,呈現“同城效應”;貨運通道能力大幅提高,形成京滬、膠濟、菏兗日三條超億噸大能力貨運鐵路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