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危機挑戰下的海西金融發展機遇

2009-11-21 13: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9年5月14日,《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主體性功能得到了戰略意義的定位。海西經濟區是“閩東南地區”概念的延伸,指以福建為主體的臺灣海峽西岸地域經濟綜合體,它不同于以往的行政區劃,而是具有地緣經濟利益的區域經濟共同體。 
閩臺經濟整合已成必然趨勢,它既包含了貿易層面的優惠政策安排、共同市場,也包含了更深層次的貨幣合作和最終的經濟一體化,在此背景下,金融服務將大有可為。開放的海西既需要傳統的銀行信貸服務,也需要包括證券、保險、私募股權、風險投資、貨幣兌換及流通機制等在內的現代金融服務,因此,探索如何發揮海西地區金融服務對于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可謂任重而道遠。
11月14日下午,交通銀行[9.13 -0.87%]與中國金融40人論壇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交銀經濟學家論壇”在福州舉行,論壇主題為“危機挑戰下的海西金融發展機遇”。
大會第一單元首先由交通銀行執行董事、副行長錢文揮致開幕辭,之后福建省主管金融副省長張志南發表演講。此后,中國金融4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謝平作了題為“金融監管的五個前沿問題”的精彩分析。大會第二單元分別以“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及其對海西地區的影響”、“金融服務對海西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持”為主題進行討論。福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梁建勇也到會祝賀,并出席了研討會。
本期我們先發表有關海西的演講與討論,參加討論的包括中國金融40人論壇成員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張濤、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副司長管濤、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來自臺灣的富邦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果軍等,本圓桌由中國金融40人論壇成員、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主持。
“海西契機”下的商業銀行發展機遇
主持人:今年5月,國務院頒發了《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該文件出臺后,海西發展面臨怎樣的機遇?交通銀行等商業銀行又將如何利用這一發展契機?
張志南:“若干意見”出臺,標志著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在新的起點上。我省已明確提出,要建設“金融機構齊全、金融市場完善、金融服務高效、金融生態良好”的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的總體目標,從“積極爭取閩臺金融先行先試、推動閩臺金融雙向合作、促進區域金融加快發展”等三方面加以推進。
閩臺金融合作近期取得了新突破。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文同意,將新臺幣現鈔與人民幣兌換業務,以福州、泉州、漳州、廈門、莆田等地區為試點,逐步擴大到全省。迄今為止,我省是大陸唯一開放新臺幣兌換業務的省份。廈門商業銀行成為首家臺灣金融機構參股的大陸銀行。臺灣人壽也已經落戶廈門。海峽產業基金前期籌建工作基本完成,正在積極的推進當中。
錢文揮:加快海西建設,將為商業銀行提供更為有利的發展環境和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
首先,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將為銀行業創造更為良好的經濟金融發展環境。一系列優惠政策和制度的出臺,將促進海西地區經濟穩定發展,并有效改善法治環境,吸引資金流入,增強信用意識,從而為銀行業發展提供廣闊的政策空間和優越的經營環境。
其次,海西經濟建設提速,將擴大區域內金融業的需求,為銀行業拓展新的業務空間。鐵路、高鐵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將推動銀行資產類業務的市場容量快速增長;海西經濟發展與民眾財富的增加將為個人金融零售信貸、財務管理等業務提供新的發展契機;兩岸貿易投資便利化,為海西銀行業的跨境結算業務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有助于擴大銀行中間業務規模,推進銀行業務經營的國際化。
最后,海西產業結構趨向升級,為銀行信貸結構優化提供了有利條件。海西戰略定位之一,是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未來隨著該區域比較優勢的充分發揮,先進制造業占比將不斷提升,產業結構也將得到持續優化,這將進一步改善銀行的信貸結構和客戶結構,夯實業務發展基礎。
在業務拓展方面,我們將著力突出對臺業務和財務管理業務兩大特色。一是要利用交行未來在臺灣設立機構的契機,豐富對臺業務品種,加大對臺業務創新力度,盡快爭取兩岸通匯業務、貿易結算業務試點,大力發展離岸業務;條件成熟的時候,可以選擇設立總行的離岸業務分中心;加快拓展臺商客戶的基礎,廣泛尋找和拓寬與臺灣各主要商業銀行間的業務聯系,尋求戰略合作伙伴。二是發揮綜合經營優勢,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著力打造財富管理特色,利用銀行卡、國際業務、托管業務等傳統銀行業務優勢領域的市場定位,做強投資銀行代理保險、代客理財等新興業務,帶動中間業務收入增長,進一步改善業務結構。
海峽西岸的金融創新空間與選項
主持人:海峽西岸具有哪些優勢?金融服務如何支持海峽西岸的發展?
張濤:從統計數據上看,中國中小企業獲得的銀行信貸資金占比并不比國際平均水平低,反而大企業占比要低于國際平均水平,這說明我們還是非常注重對中小企業的支持。
今年福建省新增中小企業貸款的占比超過80%,說明海西地區對中小企業的支持相對于珠三角、長三角是非常大的。企業也可以感受到這一點。人民銀行中小企業園區跟蹤調查標明,海西地區的中小企業在就業方面感受到了相對大壓力,但在資金方面感受的壓力比較小,這表明海西地區獲得的資金相對于珠三角和長三角來講是寬松的,但是目前卻遇到了用工的問題。
海西地區有自己比較明顯的特點。海西地區是介于長三角和珠三角中國兩大經濟區之間的區域,海峽兩岸互動的主體非常明確的。在當前的金融危機形勢下,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都提出了調整經濟結構,也確實有所舉動,在向著銷售、售后服務,或者向著產品研發這兩端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這對海西地區來講蘊藏了廣闊機遇,海西地區應該也可以在經濟區域結構調整中找到自己新的定位。
管濤:應該從三個方面完善金融服務經濟的功能:
一是突出發展主題,使金融積極支持結構調整。因此,在支持傳統產業技術更新改造、發展新興產業、發展服務業,支持經濟發展方式從投資和出口拉動向消費增長拉動轉變當中,金融是大有可為的。這個金融不僅僅是銀行業的金融服務,還包括證券、保險,股權私募投資、風險投資等等。
二是要突出統籌原則,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海西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堅持對內金融開放和對外金融開放并舉,在積極利用外資的同時也要積極利用內資。同時,既要發展金融機構服務,也要發展律師、會計等金融中介服務;還要發展和金融補充的服務。如外匯局剛發布的一個消息,擴大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試點,試點擴大地區有福建和廈門,實際上是對銀行本外幣個人兌換服務的一個補充。
三是突出對臺特色,加強兩岸貨幣金融合作。離臺灣很近,這是海西地區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地緣優勢。新臺幣還是本地化的貨幣,人民幣也不是國際化貨幣,這兩種貨幣如何建立貨幣流通機制,金融制度創新也很重要。 
鐘偉:海西的金融發展是充滿機會的。首先,外貿產業部門是自南向北擴散的,在次貸危機后這個政策仍然延續,但同時由于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外貿也會自東向西擴張,尤其是沿著長江航道擴張。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海峽兩岸關系正常,福建擁有的漫長的海岸線低物流成本的優勢就會發揮出來。
其次,雖然有香港制造、澳門制造,但是實際上都是大陸對外出口的一個跳板。為了避開2010年開始的全球變本加厲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壁壘,臺灣有可能接過香港和澳門的接力棒,發揮獨特的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海西兩岸的融合,以后臺灣制造可能會變得重要,而臺灣制造的大部分產品是來自于中國大陸,尤其是來自海西。
最后,人民幣在臺灣受理清結算有更加便利的可能性,這樣臺商在利用本外幣跟大陸進行經濟交往中會獲得資金、貿易金融和個人金融層面的支持。
張果軍:海西經濟要持續發展,必須得到金融業的支持,要善用地緣優勢,善用臺灣的資源。
福建有一個產權交易中心。該交易中心可以跟臺灣的興柜接軌,建立共同的上市標準、共同交易的制度,由券商做市等等。等在交易中心的企業發展成熟后,還可以去臺灣的主板直接上市。
香港有H股,我們可以借鑒這個制度,先從興柜開始,逐漸形成一個T股市場。海西地區的一些優質企業,將來可以T股的方式在臺灣上市,利用臺灣比較成熟的資本市場融資,再把這些資金帶到海西繼續投資,形成資本的循環。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