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管理

淺談供應鏈服務和不同供應鏈模型

2009-11-20 11:5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供應鏈服務定位不同:

    咨詢的朋友認為供應鏈是基于整個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出發點在于如何解決供應鏈的績效問題,從整體角度突出對于供應鏈績效改進,并在企業的配合下,實現整體績效的完整改進。

    軟件服務業側重在業務流方案,并相對局限于企業內部物流的描述。并從業務流,在軟件應用中進行的描述和局部優化。

    供應鏈服務產品不同:

    咨詢的朋友同樣認為,供應鏈更側重于在跨越企業全局的,在多個商業運作伙伴之間,形成供應鏈運作的最大效率和績效提高。

    軟件服務業重在將企業供應鏈現有業務,或者企業期望的業務流程,通過軟件服務進行固化和系統化。不為績效的提高提供更多的優化和服務建議。

    企業尋求供應鏈優化點不同:

    咨詢的朋友認為是企業希望借助外界力量進行供應鏈優化。

    軟件更多是實施,將企業的實際改進業務在系統中固化下來,規則化和制度化。

    隔了幾日,想到此問題,豁然開朗,明白了其中的兩者的統一。不過是同一種服務的兩種不同的服務模式和服務階段,對于客戶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自身的經營目標 和經營市場,以及企業達成的戰略。這些決定了,咨詢服務商、軟件服務商針對企業需要達成的目標,提出的一系列方案、流程、策略以及達成的步驟。基于這種模 式的理解,兩者主要差異在于針對供應鏈服務的不同階段的實現和達成。

    這就是為什么,大型的或者跨國的企業在改進自身業績(含收益、現金流、客戶滿意等績效)、提高供應鏈效率(含成本、時間、客戶服務等多方面績效)上面具有 自己的內部團隊,從多個方面進行績效目標的確認,達成統一之后,在流程、組織、財務、人才各方面進行匹配,達成供應鏈目標,但同時一定輔以符合該戰略的信 息服務體系來保證運轉,并支撐部分關鍵績效的達成(業務差錯率、反應效率、決策速度等)。

    所以這兩種模式是相輔相成的。 

    實際在企業供應鏈的不同理解上,催生了很多專業公司和優化模式,我覺得可以簡單的總結一些不同維度的供應鏈模型。

    企業鏈層面

    強調供應鏈組成,重點在于供應鏈企業間關系,企業間協議委托機制,以及整體供應鏈完成客戶需求中的協同關系,包含商務、資金、信息協同。

    優化企業間關系,和商業伙伴構成,基本處于戰略層面的優化。這種優化制造業,機械制造、設備制造比較側重于供應鏈上端,供應商部分。電子、消費電子、消費品類行業較為側重于供應鏈下端,渠道端。

    流程層面

    強調供應鏈流程集成戰略。重點在供應鏈企業如何整合價值流程,降低低效率、無效流程,在達成企業滿足客戶需求中,對客戶最終需求滿足的高效響應。
    這是目前企業改進最為著重的層面,其中模型也是最多的。包括SCOR、VMI、CPFR、QR等都是基于此考慮。

    物流層面 

    強調供應鏈物流作業,重點在于物流組織以及物流協作,企業間的物流服務商的角色和在交付客戶需求過程中,如何在多個企業實體間實現集成物流作業。
    這類的模型很多,側重在3PL和4PL。

    此層面的模型,對于流程和企業模型,形成了實際的業務落地的支撐。也是最為講求細節優化和細節績效提高的部分。

    財務層面

    強調基于現金流或者成本流,重點在于供應鏈的現金或者成本總體優化。主導在具體的核心企業下,完成對于其可控的供應鏈群下的現金優化和成員的成本分擔,優化供應鏈成本構成。此類的優化是以上各種模型的綜合集中體現。也是企業優化供應鏈的最終目的。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