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對水運依存度越來越大
2009-11-2 14:1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西部哪個城市中,也沒有重慶市的國際貨運代理業興旺發達。“三峽蓄水后,我們代理的集裝箱越來越多,給重慶摩托車出口帶來的很大的方便。”重慶中外運一位專門代理摩托車外運出口的李先生表示,“三峽蓄水也給我們帶來了副作用———水運貨代市場競爭太激烈了。”
三峽蓄水以來,由于航道條件改善,給重慶市貨物外運帶來了巨大的便利。重慶市目前90%以上的外貿物資通過水路運輸完成,水路貨運周轉量占重慶全社會總量的68.41%,居綜合運輸體系第一位。
水運優勢進一步發揮正在進行175米試驗性蓄水的三峽工程蓄水進展順利,截至10月27日18時,三峽壩前水位為170.82米,比9月15日起蓄時的145.87米上漲了近26米。
由于內河水運具有運能大、運距長、能耗小、成本低、占地少、污染輕的比較優勢,近年來,水運對重慶市及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服務能力增強。尤其是三峽蓄水后,長江航道變深,刺激重慶庫區水路運輸生產的快速發展,船舶大型化、專業化、標準化趨勢日益明顯。
據重慶市港航管理局介紹,重慶市汽車、摩托車、裝備制造、石油天然氣化工、材料工業等支柱產業的大宗物資運輸主要通過水路,對水運依存度越來越大。內河水運為支柱產業提供的低成本物流平臺,加快了生產要素聚集,形成了重慶市臨港產業集群和沿江產業帶,集中了全市約95%以上的冶金、機械制造和化工企業、95%以上的電力企業、100%的水泥企業和100%的造紙企業。
據了解,重慶載貨汽車滾裝在2000年開始出現,并得到快速發展,年營運收入由不到2億元,增長到現在的近10億元。重慶市港航管理局運輸處副處長黃昌頓介紹說,以往重慶汽車生產企業通過水運,將商品車運往長江下游時,一艘船僅300個車位,現在隨著船舶大型化,一艘船有800~1200個車位。2008年,重慶化危品專業運輸企業發展到34家、152艘船舶、26.3萬載重噸,年產值3.8億元。
由于大力發展標準化集裝箱、滾裝船、油船及化學品船等優質運力,截至2008年底,重慶船舶總運力達356萬噸,是2002年的3.9倍,全市貨運船舶平均噸位由2002年的301噸,增加到2008年的1300噸,長江干線達到1400噸以上。
快班輪五天到上海自金融風暴發生以來,重慶市外貿集裝箱吞吐量極速萎縮,今年2月份吞吐量最達到最低點,僅為1.7萬標箱。“這不是重慶水運的問題。國外買家恢復后,長江水運給重慶外貿帶來的競爭力會進一步發揮。”重慶中外運的李先生說。
重慶市港航管理局運輸處副處長黃昌頓介紹說,目前,全球十大集裝箱航運公司全都在重慶設立了代辦處或分公司,使重慶的集裝箱物流業務范圍遍及世界各地。
集裝箱運輸在蓄水以來得到了迅猛發展。1993年,民生輪船有限公司開辟了重慶至上海長江集裝箱班輪運輸,開創了重慶集裝箱運輸的歷史。蓄水前,集裝箱船舶僅容100箱左右,現在最高能夠達到426箱。至2008年,重慶市已有14家公司具備經營集裝箱內支線資格,7家公司開班,每周42班。
重慶直達上海外貿集裝箱“五定”快班輪2007年8月正式開通,這是重慶著力打造長江上游口岸物流中心的又一舉措。“五定”快班輪是指按照定港口、定航線、定班期、定運時、定船舶的“五定”運作模式,由重慶港始發至上海港的一船到底的外貿集裝箱快班輪。目前,民生、太平洋、重慶中遠、重慶中外運和長航公司作為首批快班輪運營船公司,每周共開行10班,全程運行時間144小時,誤差不超過6小時。
快班輪中途不做任何停留,而普通集裝箱貨輪需要8-10天左右。目前,首批快輪運營船公司包括民生、太平洋、重慶中遠和長航等,每周10班,全年共開通520個航次。
為確保快班輪規范運行,重慶市政府口岸辦研究出臺優惠政策,對枯水期開通快班輪給予扶持;重慶海關和重慶市檢驗檢疫局進駐寸灘港,每周7個工作日對快班輪貨物設置專用通關通道,采取優先受理、優先查驗、優先放行的“三優先”便利通關措施,確保報關、報檢、驗放通關流程4小時內完成,使每一個集裝箱平均在港時間由過去的3天以上縮短為1天;港航局積極協調三峽通航管理局,對快班輪實行始發申報、優先過閘,并通過GPS定位系統實施全程監控,確保快速、安全、準點抵達上海港;寸灘港推出“快速、優質、優先”等10項集裝箱港口作業優質服務承諾,保證港口24小時全天候作業,快班輪裝卸作業時間不超過8小時,準點率達到100%。
從今年5月份起,重慶市外貿集裝箱吞吐量與去年同期的降幅基本穩定在12%~15%之間,這也反映出目前重慶市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已經趨于穩定。預計全年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可達到26.5萬標箱,全年同比下降幅度在10%左右。
進一步疏通黃金水道日前,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和重慶市交委簽署共建協議,務求以最快速度打造“黃金水道”,加快重慶長江水運發展。
重慶寸灘港是長江中上游最大的港口。一期工程3000噸級泊位2個,年吞吐能力20萬標箱,二期工程完工后,將實施寸灘港區三期工程,規劃建設泊位4個,新增集裝箱通過能力56萬標箱。此外,重慶市東部新城正規劃修建物流能力百萬標箱級的綜合性港口。到2012年,寸灘二期工程已經完工投入使用,再加上果園港的一期工程完工、九龍坡港口、萬州港、涪陵港等一起,重慶港的年集裝箱吞吐能力將有可能達到200萬標箱。重慶港周邊航運體系完善、發達,能保證集裝箱隨到隨走。
目前,重慶港堆場面積有限,九龍、寸灘堆存能力已達到過飽和狀態,嚴重影響了港口的發展,制約了港口運營能力的提升。
據悉,在簽署共建協議后,重慶市將加強港口總體規劃管理,加快沿江主要港口建設,特別是集裝箱、化危品、滾裝等專業碼頭的建設。長江航務管理局則將加強對長江干線航線的治理,適時開展庫尾航道的研究和治理工作,保護航道資源,改善通航條件。
此外,雙方還將共同推進長江干線及三峽庫區標準船型的研發和推廣,著力推進船舶標準化、大型化、專業化。市交委也會加快現有非標準船型和老舊落后船舶的更新改造和淘汰。
10月20日,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召集有關重慶市港航管理部門、協會和企業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長江載貨汽車滾裝船運輸安全管理等有關事宜,明確提出非標準載貨汽車滾裝船分批退出三峽庫區運輸市場。
自2006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已經完成近50萬臺滾裝車輛翻壩轉運任務,并為當地移民提供200多個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