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關注:冀東經濟區揚帆起航
2009-1-12 19:1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我們要)力爭通過5年的時間,使冀東經濟區成為環渤海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此次省兩會上,代省長胡春華重申了建設冀東經濟區的重要意義。他指出,建設冀東經濟區是我省更好地對接京津、統籌區域發展的需要。
在這個機會面前,如何統籌唐山、秦皇島、承德三市的發展、實現自身的飛躍,也是三市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告別經濟發展的“各自為戰”、走向區域統籌發展,唐秦承三地乃至河北經濟將從此迎來快速發展的全新時代。
一個新的經濟板塊正在環渤海區域崛起。
【依山傍海的美麗港城。唐山旅游局長劉永江稱,最可能率先實現冀東一體化的就是旅游業。劉光昱/攝】
破解困局:被京津分隔下的現實選擇
在毗鄰京津的唐秦承區域打造冀東經濟區,不僅符合河北省情,也符合經濟學中的板塊經濟理論,有助于加強我省與京津的合作。“就地域關系而言,河北與其說是環繞京津,不如說是被京津所分隔。冀東經濟區的設想,是基于承認這一現實而提出來的,所以說是一個飛躍。”河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薛維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冀東經濟區的設想進行了詳細解讀。
薛維君說,由于京津在地理上的分隔作用,我省地緣關系松散,這直接導致了經濟乃至文化上的分散。11個設區市之間關聯度不高,很難以一個整體的面目、整體的經濟實力來對接京津,參與經濟合作。因此,在毗鄰京津的唐秦承區域打造冀東經濟區,不僅符合河北省情,也符合經濟學中的板塊經濟理論,有助于加強我省與京津的合作。
現實也確實如此。資料顯示,2008年,我省GDP(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6萬億元,高于北京和天津的GDP總量。但分散到各市卻與京津相去甚遠,我省經濟總量最大的市———唐山GDP不足3000億元。
冀東經濟區的確立,是在承認三地經濟落差的前提下,以主動姿態融入環渤海區域,發展我省經濟的新境界。
那么,冀東經濟區的發展應該循著什么樣的思路呢?
唐山市有關領導表示,從國際國內特別是珠三角、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成功經驗看,提升唐承秦區域經濟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走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之路,是大勢所趨、必然選擇。
唐秦承三地總面積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人口達1400余萬,占全省的比重約20%;地區生產總值超過4000億元,占全省的比重接近30%。薛維君表示,三地地域相連,經濟上互補性很強,通過加強合作,加快發展,完全有可能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目前,我省已經與天津、北京兩市分別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和會談紀要,雙方合作范圍涵蓋產業轉移對接、交通體系建設、金融服務、旅游銜接、水資源和生態保護、農業產業、人才教育等方面。
在最有可能成為中國繼珠三角和長三角后的第三經濟增長極———環渤海區域內,河北正在迅速行動,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現實可行
統籌產業的發展、編制規劃、加快唐承秦三市間的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等等,都是當務之急。而尤為重要的是,冀東經濟區三市應“錯位發展”,產業發展不能重疊。接下來的問題是,具體應該如何做?
“統籌產業的發展、編制規劃、加快三市間的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等等,都是當務之急。”在9日下午的分組審議間隙,省人大代表、秦皇島市委書記王三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統籌產業發展”只是短短一句話,但內容保羅萬象。上個月的16日,唐山、承德、秦皇島三市旅游主管部門負責人剛剛共聚唐山,共同簽署了《冀東三市(唐承秦)區域旅游合作協議》,其中提到策劃設計5~7日“京東旅游環線”,打造環京津、環渤海區域的旅游強勢品牌。這只是冀東經濟區統籌產業發展、實現合作共贏的一個良好開端。
那么三市合作中,應該注意些什么?
“我個人認為,冀東經濟區三個市的產業發展不能重疊,不能發展同樣的產業。”省人大代表、農工黨秦皇島市委副主委蘭波說。這時,另一位來自秦皇島的代表在旁邊插了一句:“錯位發展。”蘭波代表說,“說得非常對!”
代表們所說的“錯位發展”是現實可行的。
資料顯示,唐山的經濟總量占全省的1/5,特別是隨著曹妃甸新區的大規模開發建設,唐山的重工業發展更有優勢;秦皇島是世界級旅游度假區,而且區位優勢明顯,與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承德資源豐富,是旅游避暑勝地,還擁有全國最大的釩鈦資源基地。可以說,冀東三市,各有特色。
“舉一個例子,”蘭波代表說,“秦皇島出于保護旅游環境考慮,不適合發展重工業,但可以發展污染少、附加值高的產業,比如服務外包業,這在河北省還是空白。”
她介紹,秦皇島正在做的一個數據產業基地就屬于這種服務外包業。通俗地說,基地面向各種公司企業,承攬服務業務,針對公司企業的各類數據做信息化處理、存儲等服務,是一種“后IT產業”。“現在北京的大公司都在找南方做這種服務,太可惜了,如果能吸引過來,對秦皇島的發展大有益處。”
王三堂代表則提到,在融入冀東經濟區的過程中,秦皇島港和曹妃甸港兩大港口將各有側重,目前的世界第一大能源輸出港秦皇島港將慢慢調整貨物結構,控制能源運量。兩大港口將更好地承擔省內貨物外運任務。
此外,唐山將在沿海地區劃出40平方公里地塊,分別建立承德工業園和秦皇島工業園,用于解決兩市重工業發展的問題。目前,兩個工業園正準備掛牌。
交通先行:不僅僅是“一個半小時交通圈”
不論是腹地建設還是區域合作,交通建設都要先行。交通發達了,才能發展物流,才能實現資源和人才源源不斷流通。
冀東經濟區的設想,是建立在將承德作為唐山、秦皇島兩港口的腹地的基礎上的———目前兩市有港口,但腹地狹小,而且受到遼寧、天津的擠壓。胡春華指出,要把承德建設成為唐北重要通道,把唐山、秦皇島建設成為冀東經濟區的重要出海口。
薛維君則提出了更大的愿景:如果冀東經濟區形成規模,那么腹地甚至可以延伸到內蒙古自治區直至俄羅斯。他用“龍”來打比方:“龍頭”是唐山,包括曹妃甸港,這也是冀東經濟區的發動機;“龍身”是秦皇島、承德,也包括張家口;“龍尾”則可以延伸到內蒙古乃至新疆、北亞、俄羅斯。這是一個大腹地的概念。
不論是腹地建設還是區域合作,交通建設都要先行。交通發達了,才能發展物流,才能實現資源和人才源源不斷流通。目前,唐山、秦皇島、承德之間正在形成“一個半小時交通圈”。
公路方面,唐承高速二期工程已于2008年12月份正式開工,到2010年,唐山段與承德段將同步建成通車;濱海大道正在加緊建設,曹妃甸至樂亭段2009年建成通車,至秦皇島段爭取盡早開工。
鐵路方面,津秦鐵路客運專線唐山段工程正在全力推進,確保按期投入運營;唐承鐵路一期主體工程已完工,力爭3月份二期開工建設,到今年年底與承德段同期竣工通車;張曹鐵路謀劃建設前期工作全面推進,努力形成南北貫通的鐵路干線。
薛維君認為,在發展冀東經濟區的進程中也應考慮到張家口,因為張家口是連通內蒙古廣大區域的重要通道。
省人大代表、曹妃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薛渤珣也表示,交通是改變空間結構的重要部分,所以有了便利的交通聯系完全可以將張家口納入進來。“我們已經開始修建蒙曹鐵路,蒙曹鐵路建成,將橫跨壩上地區,那時就可以把張家口也變成曹妃甸的腹地了。”
冀東區域同內蒙古之間的交通也將更加便利:張集鐵路(張家口—內蒙古集寧)和藍豐鐵路(內蒙古正藍旗—承德豐寧)的建設正在啟動。
除交通基礎設施外,冀東經濟區的軟件建設也在進行。唐山市已與承德簽訂了聯合設立內陸港、共同建設冀東網絡信息平臺等框架協議;養老金異地領取、住房公積金異地存取使用、異地就醫報銷等民生服務也正在一步一步抓緊落實。
旅游合作:“最可能率先實現冀東一體化”
從豐富的旅游資源來說,冀東三市處在一個比較容易打造的旅游圈。“京東旅游環線”的建設,調整產品是實際操作的重中之重。
“我省提出打造冀東經濟區,最可能率先實現冀東一體化的就是旅游。”唐山市旅游局局長劉永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旅游發展到今天,競爭力發展已經逾越了單個城市本身,而是產生在一個區域。最著名的是華東五市,打破了城市本身的行政界限,把五個城市連成一條路線,共同推出了一個大的幾日游產品,在中國的旅游市場上有很好的影響力。
從豐富的旅游資源來說,冀東三市處在一個比較容易打造的旅游圈。“京東旅游環線”的建設,調整產品是實際操作的重中之重。
“三市沒有聯合之前,每個市為了滿足不同游客的需要,要發展觀光產品、休閑產品、鄉村旅游產品,面面俱到,攤子鋪得很大,建設成本高,但品質和競爭能力削弱了。”劉永江說,今后三個城市的旅游定位,一定要有重點,有錯位,減少重復建設,打造各具特色的品牌。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體驗,就能形成一個二日、三日乃至一周的旅游鏈條。從長遠看,還可以與北京、天津形成“華北五市游”。
旅游經濟是“注意力經濟”。劉永江說,推行區域合作,從旅游線路的設計到市場的開拓,都應集中最大的力量來推廣這個區域。如果還是分散的,各說各的,就不會有很大的起色。三市旅游要有統一的標志,亮出統一的招牌打造黃金旅游線路。
“要實現三市旅游合作,就要放棄關關卡卡,實現三市百姓‘一’字性政策。”劉永江說,比如唐山承諾,承德、秦皇島市民來唐山旅游,可以享受唐山本地人的一切優惠,如景區門票半價等等。政策上的平等和統一,尤為重要。他表示,這其中涉及到一些利益問題,比如文物管理、投資收益等方面,如果不能統一,將很難實現真正的合作互利。
(本報記者:付薇、劉超、張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