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檻低收益顯著 溫州發展保稅物流業刻不容緩
2009-11-18 23:0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金融危機以來,很多外貿企業不得不縮減規模。但對于龍灣外貿有限公司來說,現在苦惱的是,去年才擴容一倍的保稅倉庫又不夠用了。這家成立于1993年的傳統外貿公司,通過保稅倉庫的運營,重心已轉移到保稅物流業。那么保稅物流業在溫州到底有多大的發展空間?
金融危機下的新增長點
今年傳統外貿不好做,龍灣外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彬很現實:“我們對傳統外貿的要求是只要穩住就可以了。”這絕對不是表示他們沒有進取之心,而是因為他們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2007年7月7日,溫州市龍灣對外貿易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稅倉庫正式掛牌營業,這是溫州第二個公用型保稅倉庫。2300平方米的面積在當時還有點摸著石頭過河的意思,畢竟此前,溫州海關為推動全市加工貿易和保稅物流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企業響應者很少,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外貿的利潤空間已經不豐厚但也還過得去。“我們也告訴過很多企業,保稅倉庫對企業有不少好處,但當時企業可能一方面嫌麻煩不愿意自己的倉庫被監管,另一方面看不上保稅倉庫給企業帶來的‘好處’。只有東藝鞋業和龍灣外貿兩家公司申請了公用型保稅倉庫。”溫州海關一位工作人員說起當時的情況很感慨。
東藝公共保稅倉庫2006年5月正式掛牌,是溫州第一個公共保稅倉庫,今年初剛剛由600平方米增加到2300平方米。目前,該公共保稅倉庫正在申請擴容到4280平方米。
東藝公共保稅倉庫的出入庫金額成倍增長。2008年入庫重量為945.8噸,金額為504萬美元;2009年1-7月份入庫重量為4499噸,金額為1366.4萬美元。2009年1-7月份入庫重量和存放貨物的金額分別是2008年全年的4.8倍和2.7倍。
羅彬對傳統外貿要求不高,信心來自保稅業務的需求越來越大了。
2007年7到12月,龍灣外貿公用型保稅倉庫進庫量1000.098噸;2008全年是4704.271噸;今年1-7月這個數字已經達到3552.494噸。“今年該倉庫為企業一般貿易緩稅1071萬元,加工貿易免征稅270萬元。掛牌以來,累計為入庫企業一般貿易緩稅2700多萬人民幣。加工貿易免稅250多萬人民幣,轉口貿易免稅200多萬人民幣,”羅彬介紹。龍灣外貿公用型保稅倉庫面積雖擴容一倍,但仍然不能滿足需求。
保稅倉庫讓外貿企業嘗到甜頭
今年3月份,溫州康爾達印刷器材有限公司有一批從歐洲進口的機器設備運至碼頭,但由于進境手續還未辦齊,不能正常提貨,公司將這批貨物存入保稅倉庫,避免了滯港費、滯報金等不必要的費用,并合理避規了“無證到貨”的政策風險,保稅倉庫為公司起到了緩證的作用。
近日,麗水歐哥華對外貿易有限公司從泰國進口了500噸天然乳膠,如果直接報關出倉的話,要一次性交納100多萬元關稅,公司把這批貨物放置到保稅倉庫里,等到經銷商需要貨物時,只需把指定貨物數量報關交稅出倉,這樣的出倉方式更加靈活機動,緩解了一定的資金壓力。另外,保稅倉庫的倉儲成本是普通倉儲的一半不到,政府還會補貼50%。公司外貿部工作人員谷丹表示,保稅倉庫對公司起到了緩稅的作用。為了促進外貿發展,現在溫州市政府制定了很多優惠政策,支持保稅物流業發展,今年的政策是溫州市補貼50%的倉儲費用,另外龍灣區的企業還可以再享受30%的倉儲費用補貼,這樣算下來,使用保稅倉庫的企業,不僅可以有效緩解外貿企業資金周轉壓力,還可以節省倉儲費用。
溫州保稅物流業尚處初級階段
近兩年來,溫州保稅物流業取得了較快發展,但從總體規模上看仍處于初級階段。目前溫州市只設立了兩個面向社會存儲的公用型保稅倉庫和一個供企業自用的自用型保稅倉庫,雖然運行情況正常、發展趨勢良好,但功能比較單一,服務范圍也局限于進口貨物保稅。“因此,保稅倉庫對保稅業務乃至溫州外貿的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有限。”溫州海關李副關長說。
李副關長認為,溫州是外向型經濟特點鮮明的城市,進出口貿易活躍,但由于地區經濟、港口設置等種種原因,形成了目前保稅物流業發展落后的局面,發展保稅物流業刻不容緩。
發展保稅物流中心適合溫州實際
在羅彬看來,保稅物流業發展以后,溫州外貿企業不用擔心做加工貿易業務太復雜、風險大。企業只要去接單,組織好生產,其他的全部可以交給保稅物流經營企業來做。“加工貿易將變得非常簡單,溫州的加工貿易就會得到長足的發展,不至于拉溫州外貿的后腿。”龍灣外貿公用型保稅倉庫的目標是發展溫州保稅物流中心。
溫州市龍灣外貿公司的計劃與溫州海關李副關長的想法不謀而合。李副關長解釋,由于保稅倉庫在規模和功能等方面的限制,溫州長遠發展保稅物流業必須依托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包括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以及保稅物流中心等多種類型,根據溫州海關的研究,發展保稅物流中心比較適合溫州實際。
根據海關政策,境外貨物進入保稅物流中心時,可免稅、免證,到企業提取貨物投入生產時,再辦理相關手續、繳納稅款,這樣可以減少企業稅款資金占用和倉庫存放壓力,減少由于許可證辦理等原因造成的碼頭存放和滯納金費用。境內貨物進入物流中心時,國家視同其出口,海關即可核發出口退稅報關單證明聯,減少了企業等待退單的時間,加速企業的資金流轉。
李副關長認為,保稅物流中心設立準入門檻較低,后期收益顯著,容易形成政企雙贏的局面;還可以有效解決深加工結轉出口退稅等難題,有利于促進深加工結轉業務發展,形成產業集群;輻射功能較強,能推動地區保稅物流業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