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多策并舉促大連保稅區進出口形勢漸暖
2009-11-18 18: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針對不同企業特點,提供多元化報關模式;結合企業優勢,積極推進內銷便利化。在海關多項便利措施輔助下,喜人消息不斷傳來: 2009年8-10月,大連保稅區海關受理報關量、監管進出口貨運量及貨值環比增幅均超過30%,區域經濟明顯回暖。 世界性金融危機爆發后,大連保稅區經濟發展放緩,區內不少企業訂單減少、收入下滑,有的甚至無法繼續經營。大連保稅區海關本著“全力扶持企業渡過金融危機、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宗旨,由關領導親自率隊逐一走訪轄區的企業,了解經濟危機下企業遇到的新難題,重點從優化通關、便利內銷等方面著力,助企業渡難關,保經濟穩增長。
“經過調研,我們認為首先要做的,就是幫助誠信企業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大連保稅區海關吳志秀關長說,“為此,我們根據海關已出臺的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措施,結合保稅區的特點,制定了細化措施。”
措施之一是推出多元化報關模式,即推廣直通關、“選擇報關、口岸驗放”、集中申報等通關模式的,且在每一種通關模式下都推出便利操作流程,轄區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自主選擇,享受最便捷快速的服務。
首先嘗到甜頭的是第一汽車(大連保稅區)口岸通商中心。“通過保稅區海關的多次上門講解,我們根據企業實際,摒棄了過去的‘轉關’模式,選擇了‘直通關’,”該公司通關部負責人蔣俐介紹,“該模式運行后,我們的通關速度提高了50%以上,從而帶動企業效率提高1~2個工作日,大大增強了我們在同行業的競爭力。”在金融危機中,“第一汽車”的貨運量逆勢上揚。
同樣受益多元化報關模式的還有大連近鐵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等企業,他們中的多數選擇了“集中申報”,企業通關成本可節省50%左右,保證了客戶零庫存要求,進一步拓寬了合作空間。
措施之二是便利加工貿易內銷服務,力助企業重振信心。
大連保稅區內加工貿易企業占半壁江山,在金融危機中受到了嚴重沖擊。為幫助這些企業盡早渡過難關,大連保稅區海關積極落實海關總署扶持加工貿易內銷措施,多次召開企業政策宣講會、現場辦公會;走訪轄區重點企業,積極引導企業將滯壓的加工貿易料件、成品用于國內市場銷售;設立“加工貿易內銷專用窗口”,簡化內銷征稅手續,縮短企業辦理時間。
談到海關在企業內銷上的幫助,大連愛麗思歐亞瑪工貿有限公司(日本獨資企業)部長宋清陽說:“海關在來我們公司調研時,了解到我們內銷量大、出區頻繁等,主動通過海關重點專項服務組研究,為我們量身定做了通關方式,使我們能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內銷計劃,大大提高了效率。”在辦理海關手續方面,為最大限度支持企業發展,大連保稅區海關經常加班加點,內銷審批和征稅手續只要1個工作日就能辦妥。2009年10月,愛麗思公司的內銷量同比增長一倍多。“在海關的貼心幫助下,公司業績在金融危機沖擊下表現反而更好了!” 宋清陽說。
此外,大連保稅區海關還加強對內銷應稅商品的價格認定、歸類確認等工作,定期在報關大廳公布本月內銷邊角料價格參數,便于企業適時查詢價格,為快速通關提供價格資料保障。據統計,今年8-10月大連保稅區內企業內銷額達到1929萬美元,同比增長3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