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公路:永不停息的血脈線
2009-11-18 18:22:00 來源:網(wǎng)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立冬已過,靠近拉薩段的青藏公路上樹葉漫道,冷風蕭蕭,增了幾分寒意,行駛在青藏公路上的車輛卻還是川流不息。作為青藏高原上的“蘇伊士運河”,它承擔著85%以上的進藏物資和90%以上的出藏物資運輸任務,“世界第三極西藏的生命線”,是它應得之名,毫無夸張。金秋十月,我有幸從格爾木坐車一睹天路風采,回望旅程,異常興奮,心旌搖蕩。
從格爾木上青藏公路到拉薩,要經(jīng)過四山三河,唐古拉山便是西藏境內第一個天然障礙站,藏語意為“高原上的山”。公路盤旋在山脈之間,或上坡,或下坡,或穿隧道,逶迤曲折向前,耳旁的風聲還在提示我速度不慢,高原缺氧的癥狀在我身上已不復現(xiàn),睜開雙眼,仔細觀察兩旁風景,蕭索的季節(jié)里不同陽春三四五月,高原上的風景也有別于內地的人工之作。她是自然的,純正的,使人心胸開闊,了無牽掛。山頂上的雪潔白耀眼,山坡上的野生動物也自怡其樂,靜止的畫面涌動著遠古呼喚,深邃,使人遐想。思緒間,已到了遼闊無垠的草原,回首一望,青藏公路隱匿在山與天之間,那遠處的一片白,不知是云朵?是雪花?抑或是陽光反照的路面?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也不由佩服人定勝天的格言,英雄的人民解放軍不畏高寒,不畏艱難,不畏技術落后,不畏犧牲,用雙手、鐵鍬和無畏的精神,在此創(chuàng)造了一座通天階梯。
一車,幾人,繼續(xù)向前,地勢降低,車速放快,遠處的山脈也快速地向后舞動起來,山谷中的一大片湖水映在了眼前,波光漣漪,明鏡異常,清澈的湖水使人的心情也平靜安詳起來,多么聰明的工程師啊,多么聰明的規(guī)劃者啊,把青藏公路建在明山秀水間,使人減輕了多少旅途勞累!不遠處,看到了載貨卡車,不管車上裝的是生活品,還是工業(yè)品,司機和押貨師傅都是建設西藏的功臣,他們是一群可愛和值得尊敬的人。也不知過了多久,我們又到了另一座山——念青唐古拉山,抬頭望山頂,白雪皚皚,云霧繚繞,險峻、雄偉不輸于唐古拉山。車外飄起了雪花,寒冷的氣候卻擋不住我們談笑風生,朋友說,別看這里海拔高,溫度低,卻有大片的熱水河、熱水湖、熱水沼澤,聰明的當?shù)厝碎_起了溫室和溫泉旅館,聽后我連聲嘖嘖,人,只要想做成某事,沒有不成功的,就像青藏公路的修筑者,哪怕高寒凍土,哪怕一天中也會出現(xiàn)陣雨、冰雹、雷暴,還不是一樣把瀝青路面鋪上了世界屋脊。
到拉薩后,我就上網(wǎng)查了相關資料:青藏公路全長1160公里,國家二級公路干線,路基寬10米,坡度小于7%,最小半徑125米,最大行駛速度60公里每小時,全線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修建涵洞474座,橋梁60多座,總長1347米。初期投資4050萬元,每公里造價2.52萬元。1975年,投資7.6億元,進行青藏公路改建。1985年8月,世界首例的高寒凍土區(qū)黑色路面鋪筑工程竣工,耗時10年。公路青海西寧至格爾木段,翻越日月山、橡皮山、旺尕秀山、脫土山等高山,跨越大水河、香日德河、蓋克光河、巴西河、青水河、洪水河等河流,計長782公里。從青海省第二大城市格爾木市出發(fā),翻越四座大山——昆侖山(4700米)、風火山(4800米)、唐古拉山(埡口海拔5150米)和念青唐古拉山;跨過三條大河,通天河、沱沱河和楚瑪爾河,平均海拔4500米,其中西藏境內544公里。穿過藏北羌塘草原,在拉薩市與川藏公路匯合。看完后,我已徹底震撼,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一組組數(shù)字的背后要付出的代價是不可估量的,我要說:青藏公路偉大!英勇的戰(zhàn)士偉大!
青藏公路紀念碑,并不是刻上幾個字來得那么容易,它是用解放軍、筑路工人的血汗換來的;
它是用母親們做的多少碗飯菜,妻子們做的多少件衣服換來的;是用戰(zhàn)士們多少個烈日毒曬、不眠之夜換來的;是在祖國強大的經(jīng)濟后援,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建出來的!而后更多的人走了進來,帶來了物資,帶來了用品,帶來了技術,帶來了知識。隨著西藏擺脫了人背畜馱,走向了現(xiàn)代化交通;擺脫了固閉自封,走向了民族融合;擺脫了愚昧落后,走向了文明進步;擺脫了遲緩發(fā)展,走向了高飛之路。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這句話也可以作古啦。當青藏公路與川藏公路匯集在拉薩,那一刻代表的不僅是勝利,還有中華民族先輩們盼望的支援西藏,建設團結、文明、富裕的新西藏的愿望得以實現(xiàn)。先輩已逝,后輩們還要在這塊土地上奮斗,香火不滅,遺志也會代代相傳,艱苦奮斗,自力更生,愚公移山,人定勝天這些老西藏的精神,會被我們繼續(xù)秉承下去,西藏的明天也會在我們子子孫孫的創(chuàng)造中,繼續(xù)騰飛,更加繁榮。
因為青藏公路,我們的車輛不會停止,我們的腳步還將跋涉,生命的血脈線會永不停息地延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