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和把握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帶來的新機遇
2009-11-16 15: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主持人:本報記者 蔡道利
訪談嘉賓:
廣西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東南亞問題專家 古小松
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 副研究 劉建文
主持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世界上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這一自貿區將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這對地處中國對接東盟前沿、與東盟國家山水相連、以全面開放姿態與東盟加大合作并已取得重大進展的廣西來說,無疑是又迎來了擴大開放合作、攜手東盟加快發展的新機遇。
古小松:的確是這樣。認清和把握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帶來的新機遇,對于加快廣西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其一,廣西在中國東盟交流合作中的地位作用將更加突出。廣西是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惟一具有海陸相接的省區,是中國與東盟雙向開放、雙向交流的橋梁和門戶。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廣西優勢的通道作用、基地作用和平臺作用將進一步凸顯。
目前,廣西已建成較完善的航空、鐵路、公路、水路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南寧成為了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樞紐城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廣西作為連接中國與東盟的重要海陸空交通樞紐,發達的高速公路、鐵路是通道的紐帶,口岸、港口碼頭是對外經貿合作的節點,構成廣西便捷的國際大通道,不僅是西南出海大通道,也是東盟國家乃至亞太國家進入中國經濟腹地的大通道。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是中國與東盟陸地上合作的主通道。在這條通道上,南寧到河內的國際列車已經運行;南寧到友誼關200公里的高速公路已經發揮作用,從友誼關到越南河內約170公里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中。憑祥已經成為中國與東盟之間最大的水果進出口口岸。廣西北部灣港口群已經成為我國大西南出海主通道和中國與東盟雙向交流合作基地。2008年,西南地區云、貴、川、渝三省一市經廣西口岸進出口貨運量1208萬噸,是同期上述省市經湛江口岸進出口貨運量的1.8倍。隨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將成為中國與東盟雙向交流合作的商貿物流基地、制造業基地、特色農業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廣西作為中國與東盟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將更加突出。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長久落戶南寧,建立起的“南寧渠道”在中國與東盟的政治外交、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中已經發揮了積極作用。除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已成功舉辦四年。中國與東盟還相繼在南寧成立一系列基地、協會和培訓中心,舉辦一系列的論壇,越南、泰國、柬埔寨、緬甸、老撾已在南寧設立總領事館。同時,東盟各國也在南寧建設中國-東盟商務辦事處基地,為中國與東盟的常年與長遠合作提供交流合作平臺。廣西及南寧在對東盟合作的優勢地位和中心地位日漸確立。
其二,廣西的外貿、投資、旅游將獲得更快的發展。2009年,我國關稅總水平仍為9.8%,而對東盟平均關稅降到2.8%。2010年自由貿易區建成后,屆時,中國自東盟進口的產品中,將有93%的產品實現零關稅。這將大大降低中國與東盟國家互相進入對方市場的門檻,中國與東盟企業將取得更多的關稅優惠,貿易和投資將有一個更寬松的環境,對幫助雙方走出金融危機的影響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區域內將產生貿易創造效應,相互可以迅速占領對方的市場。廣西有比較優勢的低成本產品,如微型車、農業機械、鋁型材、有色金屬、水泥、中藥材及其制品、機制糖、木薯淀粉、柑橘等,有望在東盟國家占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同樣,東盟國家低成本的熱帶水果如龍眼、芒果、橡膠制品、食用油、木制品、海產品等將更多進入中國市場。
《投資協定》會帶來中國東盟雙向投資更多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可以預見,將來會有更多的東盟企業到廣西來投資興業。而且,隨著廣西投資環境的優化,國內以及港臺等地乃至世界各國的大企業將會到廣西來發展。同時,自貿區建成后,“走出去”投資的門檻降低了,廣西企業也會更多地“走出去”發展。雖然廣西的經濟基礎薄弱,但在機械制造、甘蔗加工和綜合利用、電力、有色金屬開采冶煉、建筑工程等方面還是有較強的競爭力。
商務投資環境的優化,也會促進雙向旅游的發展。可以預見,下一步將會有更多的東盟游客可進入廣西,中國的游客經過廣西到中南半島去旅游。
其三,有利于促進泛北部灣等區域經濟合作。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減少,將有助于本地區次區域經濟合作的推進。在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中越“兩廊一圈”合作等合作的基礎上,泛北部灣區域合作作為中國與東盟最大的次區域合作,各方已經取得廣泛的共識并正組織專家組進行研究評估。無論是泛北合作還是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建設都是其中的重大項目,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有利于早日實現實質性的突破和進展。特別是中越邊境經濟合作區作為中越“兩廊一圈”乃至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中最緊密的核心合作區,不僅得到中越兩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受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
盟雙邊貿易大部分貨物是通過海洋運輸完成的,北部灣保稅港區也將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開展經貿合作的重要基地。
主持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帶來的新機遇,為廣西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創造了很好條件。但能不能用好機遇、最大限度把存在于機遇中的加快發展可能轉化為加快發展的現實,要取決于我們抓機遇、用機遇的具體措施和行動,請您就此談談。
劉建文:一要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作為廣西與東盟合作的主要窗口和陣地。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目前中國惟一的以面向東盟國家為主的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不僅屬于廣西,也屬于中國的西部和大西南,是這一區域的出海口和對外開放特別是對東盟國家開放合作的窗口。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沿海又沿邊,良好的對內對外溝通條件,完全可以擔當起經濟新高地和增長極的作用,成為中國與東盟合作的主要窗口和陣地。
二要進一步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沒有中國-東盟博覽會,就沒有今天廣西大好的對外開放局面,也就沒有今天廣西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地位。中國-東盟博覽會是廣西對內聯系和對外開放的最好渠道。廣西要把辦好博覽會作為對外開放的頭等大事來抓,力爭在中國-東盟博覽會上多達成一些廣西重大的經貿合作項目、多建立一些合作機制。
三要務實推進廣西與東盟國家的次區域合作。廣西是GMS和中越“兩廊一圈”的成員,應以中越“兩廊一圈”建設和GMS合作為重點,推進南寧-河內經濟走廊、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建設,特別是推動桂越老泰的貿易、旅游、物流、教育和便利化合作。南寧—河內—曼谷的GMS便利化合作已經有較好的基礎,可以滿足桂越老泰的貿易、旅游、物流合作的要求。
四要把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作為廣西“走出去”的優勢項目。印支半島國家特別是越南、緬甸、老撾和柬埔寨的基礎設施還很落后,電站電廠、高速公路、港口碼頭等亟待建設,建設這種大型工程大多是利用國際資金,項目必須向國際招標,廣西完全可以揚長避短,“走出去”到東盟國家搞工程承包,這樣,還可以帶動廣西的建筑機械和工程機械等設備的出口。
五要建設一批面向和服務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商貿物流基地。廣西要建設兩大國際物流系統,一個是海上國際物流系統,另一個是陸路國際物流系統。聯合越南、泰國,在廣西建設幾個有中國-東盟特色的商品專業市場,如:中國-東盟工業品市場、東盟水果集散市場、橡膠市場、糧油批發市場、水產品市場等等。
六要推動廣西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提高產業在東盟市場的競爭力。當前,我國東部地區部分產業加速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廣西可以有選擇地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實現經濟發展。同時,廣西也可以較低成本將一些低層次而一些東盟國家又需要的產業轉移出去,在國際區域范圍內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廣西產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