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發優勢中實現塞北戰略崛起
2009-11-1 4: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最近,省委七屆五次全會提出 “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全省經濟實現有內涵發展”的新目標、新思路、新舉措。作為牽手京蒙,連接 “兩都” (元大都、元上都)金節點的塞北管理區,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在后發優勢中實現戰略崛起。
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在后發優勢中謀求突破。省委提出構建河北現代產業體系的重大課題,蘊含著新一輪難得的發展機遇。塞北管理區抓機遇,要基于生態長遠保護,實施項目遠程對接,圍繞農業產業化,結合區位、資源、產業優勢和各種基礎條件,乘勢而上,強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近年來,塞北按照 “一城四區” (四區即工業園區、現代牧業園區、馬鈴薯種植園區、商貿流通園區,一城即中心城區)的發展布局,認真落實省千萬噸奶工程、市百萬頭奶牛行動計劃,逐步加大產業園區的整合,增強了項目的承載能力。2009年共實施項目13個,總投資21.14億元,其中列入省重點項目2個。在加快推進弘基馬鈴薯全粉加工、塞北現代有機牧場、華頂乳制品加工廠配套萬頭奶牛合作牧場、塞北現代牧場巴氏液態奶生產線等一批重點項目過程中,初步形成了乳業、馬鈴薯、燕麥、飼草四大特色主導產業和煤炭、風電兩大蓄勢能源產業。并以乳業為第一支柱產業,向國家農業部、環保部等有關部門申請了 “有機谷”品牌,而且正牽手京、蒙向三甲目標邁進。
優化環境,科學發展,構建對外開放綜合通道。要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突破口,完善優化區域投資環境,借助即將開工興建的桑張鐵路、張承高速公路,以及今年向國慶60周年獻禮的牧閃線“三改二”公路項目工程,盡快形成客運快速化和貨運物流化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推進京、蒙路網對接。圍繞打造 “草原新城”目標,以前瞻的眼光科學規劃,積極推進居住區、商貿區、休閑區、文衛體區等功能性區域的合理布局,將塞北歷史文化底蘊與現代城市建筑和自然生態融為一體,增加文化魅力,提升城區品位。
服務全局,積極作為,打造 “兩都”文化金節點。要規劃好草原文化產業發展,激活文化發展動力。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冠名,以舉辦 “草原藝術節”、 “蒙元文化論壇”等形式,進一步創新文化管理體制,培育文化市場主體,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要以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積極開展區域性文化交流活動,多形式地開展文藝培訓,培養更多文藝人才,努力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發展環境,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著力提升塞北文化軟實力。要圍繞金蓮川生態保護、張庫古道歷史文化傳承,努力打造 “兩都”金節點,以 “草原文化”、 “蒙元文化走廊”品牌創建為契機,整合旅游資源,提升旅游配套能力,加大對旅游產品的宣傳和包裝,將旅游與文化和會展節慶結合起來,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旅游營銷體系,把旅游業培育成朝陽產業,從而帶動起全區第三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