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跌入谷底后市不容樂觀
2009-1-10 22:5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王萍 綜合報道
2008年前11個月鋼鐵產量增速明顯下降,市場價格也大起大落。而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從下游需求來看,2009年短期內國內板材需求不容樂觀。
2008年對于中國鋼鐵人來說難以忘卻。鋼材價格直接由浪尖跌入了深谷,用業內人士的話說:狂歡后陷迷茫。
鋼鐵產量增速回落
2008年年初,鋼鐵生產所需原燃料價格不斷上升,鋼材各品種內需旺盛、出口勢頭不錯,粗鋼、鋼材產量得以持續穩步增加,粗鋼日均產量在6月達到156萬噸,相當于5.7億噸年產量。之后,為了兌現綠色奧運這一莊嚴承諾,華北六省市部分鋼鐵企業在奧運召開前夕選擇為奧運讓路,主動停限產,再加上需求受到傳統淡季及高價位的雙重制約,三季度粗鋼產量呈現下降趨勢。原本以為鋼廠產量會隨著“金九銀十”這一傳統旺季到來而再度走高,但市場行情下挫態勢毫無止跌之意,發端于美國的次貸危機很快轉化為全球性金融危機,價格加速回落,而鋼廠原料庫存成本居高不下,不得不相繼宣布停產或限產,10月粗鋼日均產量隨即降至2006年下半年以來最低水平。
受此影響,2008年前11個月鋼鐵產量增速明顯下降,粗鋼和鋼材累計產量分別為4.63億噸和5.31億噸,同比增幅僅為2.6%和4.3%,遠遠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
在鋼材總產量增速回落的大背景下,鑒于鋼鐵生產企業力爭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新建項目基本為板材項目和管材,各鋼材品種產量由此出現分化,前11個月長材累計產量低于2007年同期,出現負增長,板帶材增速則較鋼材總產量增速高出近7個百分點。具體到各品種,中厚寬鋼帶增速最快,接近20%,厚鋼板和中厚板產量增速也不錯,約為14%~17%,接下來便是無縫管和熱軋薄寬鋼帶,相比之下,大中型材、螺紋以及熱軋窄帶產量則呈負增長,同比下降5~9個百分點。
價格大起大落振蕩
2008年鋼材市場價格走勢最大特點便是大起大落,上半年一路高歌,下半年則急劇回落,鋼材價格指數由年初的125.57上漲至7月初的162.26,漲幅為29%,之后則下滑至11月中旬的101.49,累計回落近60%。波動幅度遠遠大于前兩年,真可謂跌宕起伏。
前期國內經濟的偏熱增長,以及國內原材料等價格的大幅上升,國內板材市場資源緊張,市場需求的強勁以及成本的不斷上升,導致市場價格持續向高位運行,國際市場需求強勁,帶動了國內市場價格再度上漲。到6月份國內中厚板市場整體價格已突破6800元 (每噸,下同)的歷史最高價位。7月份開始,市場價格到達頂點后風險開始初步顯現,市場價格開始下跌。
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價格直線回落。金秋9月,大洋彼岸卻不斷傳來“噩耗”,次貸危機很快轉化為金融危機并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地,全球宏觀經濟面急轉直下,需求迅速萎縮,市場信心極度受挫,包括原油在內的基礎原料價格屢屢跌破心理價位。惡劣的市場環境和難看的經濟數據使得市場信心接近崩潰邊緣,鋼材市場價格因此加速下滑,短短兩個月內累計跌幅超過2000元,螺紋和熱卷分別回落至3180元和2810元,較2008年最高價位走低42%和52%。
2008年的最后兩個月,國家開始通過各種措施挽救經濟、挽救我國的鋼鐵業,4萬億元投資、取消鋼材出口關稅、下調存貸款利率等,目前來看,在國家各種利好政策的刺激下,12月份以來,中厚板市場有了一定的回暖,但無奈在如今金融風暴的大背景下,在需求持續低迷的時期里,國內中厚板市場價格想要一個完美的反轉似乎顯得有些困難。
2009年需求不容樂觀
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板材市場下游產業機械制造、造船等行業很難在短時間內好轉,國際及國內經濟也很難轉好,國內外需求仍將持續疲軟,后期原材料價格存在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成本支撐力度較弱。盡管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促進鋼市反正的利好政策,但短期來看,效果很難顯現,特別是對中厚板市場的拉動作用很難顯現。
因下游需求仍不樂觀,2008年國內機械業仍然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態勢,機械總產值增長均在25%以上,增速變化呈現出倒U形。上半年成本壓力不斷加大,行業利潤受到侵蝕,6月份以來,需求取代成本成為殺手锏,收入增速放緩,利潤增速大幅下滑,帶動行業景氣不斷下滑。2009年,隨著政府投資陸續開始投入,整個機械工程的預期向好,工程機械有望在2009年第二季度迎來轉機。據由國家發改委工業司牽頭編制的專項研究報告 《國際裝備制造業的最新發展動態與趨勢》預測,在國內需求拉動與國際產業轉移的 “雙重動力”帶動下,我國裝備制造業將繼續保持快速穩定增長的良好勢頭,2009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延續2008年下半年的下行走勢,增長速度估計將比2008年回落10個百分點左右。機床、軸承及齒輪箱等子行業復蘇要到2009年下半年之后。從下游需求來看,短期內國內板材需求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