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2009-10-9 9:1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兩型”,一個曾經陌生的詞匯,如今正逐步走入平常百姓家。回顧我省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的日日夜夜,驚喜發現,已碩果滿枝……

  9月30日,湘江航運樞紐工程建設正式啟動。工程竣工后,湘江全年可達到二級航道標準,在大大提高貨物通江達海能力的同時,還將催生出一個水天一色的濱江新城市群。

  9月28日,長沙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也正式開工,建成后,6車輛編組、22.262公里長的2號線將橫跨長沙市東西最繁華地段,每小時發車12對,高峰時行車間隔僅為5分鐘,大大方便市民出行。

  6月28日,長株潭城市群三市突破行政區域界限,成功實現通信一體化升位并網,在國內首開先河。三地城鄉同費后,每年能為三地群眾靜態節約話費2億元……

  來之不易的機遇

  2007年12月14日,長株潭城市群正式獲批“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湖南發展迎來重大契機,一個代表中國未來發展方向的“兩型模式”呼之欲出。

  機遇來之不易。從“毛澤東城”的構想到“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的求索,湖南人夢想了幾十年。

  2006年初,剛剛到任的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春賢意識到,以長株潭為中心的“3+5”城市群將是湖南經濟的核心增長極,其建設急需提升到全省的戰略地位來考慮。2006年5月10日,張春賢在“全省抓住中部崛起機遇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座談會”上提出,要加快啟動以長株潭為中心的“3+5”城市群建設研究。隨后,張春賢多次召集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和相關專家學者研究如何破題,并前往長株潭地區考察調研,帶隊前往北京向國家有關部門匯報,社會各界也積極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好的建議,“城市群”、“試驗區”、“兩型社會”等概念逐漸清晰。

  2006年11月8日,張春賢在省第九次黨代會上正式提出,要努力把長株潭城市群建設成為重要的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物流基地,打造在全國較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現代城市群。2007年1月,長株潭公交一體化正式開通,城市群建設取得一系列實質性進展。

  為將長株潭城市群納入國家層面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我省抓住一切機會向來湘考察調研的中央領導同志匯報,爭取對長株潭城市群建設的支持。2007年6月7日,張春賢與省委副書記、省長周強以及時任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肖捷進京,向溫家寶總理進行專題匯報,申請長株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已是瓜熟蒂落。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經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2008新年到來前落戶湖南,三湘兒女終于迎來了圓夢的一刻!

  這是國家在新的發展階段的重大戰略布局、湖南富民強省的重大歷史機遇、新時期賦予湖南的重大歷史使命。省委、省政府迅即發出動員令,并進行了一系列部署。張春賢、周強等省領導率隊赴省外和國外專題考察;省直各部門加緊調研,加強與國家部委銜接;長株潭以及“3+5”地區熱情高漲,積極呼應。

  2008年5月19日,張春賢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擴大會議,專題研究長株潭改革建設頂層設計問題,明確提出了“建設全國‘兩型社會’的示范區;全省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和現代農業的引領區;湖南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具有國際品質的現代化的生態型宜居城市群”的目標,一場波瀾壯闊的改革建設壯舉由此全面拉開序幕。

  這一年年底,《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方案》及《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同時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復。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有序推進的條件已完全具備。

  重點突破只爭朝夕

  “只爭朝夕,一事一事地實干,就一定能在競相發展中闖出一番自己的天地。”張春賢就推進試驗區改革建設提出,要“敢為人先、敢于擔當”、“先行先試、敢破敢立”。

  省人大常委會通過制訂相關地方性法規等舉措,為“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提供法律保障,將“綠心”昭山的保護納入立法程序;省政協也向省委、省政府報送了關于“兩型社會”建設的建議案。

  按照“省統籌、市為主、市場化”的原則,全省上下一切可以動員和調動的積極因素迅速匯聚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之源……一年多來,“兩型”改革建設捷報頻傳。

  重大項目建設進展迅猛。《“3+5”城市群綜合交通體系中長期規劃》,統籌謀劃水、陸、空交通布局。“七縱七橫”的城際骨干路網建設明顯加快;芙蓉、紅易兩條道路快速推進,年底將通車;洞株、銅霞、天易、坪塘、九華、益寧和芙蓉大道二期7條道路抓緊進行前期工作,部分路段已動工;長沙湘江大道瀏陽河隧道全線打通,長沙湘江隧道已開工;岳陽城陵磯新港正式開通;黃花機場跑道延長工程順利竣工,結束了不能起降大型客機的歷史,新航站樓建設順利推進。城際鐵路建設,已基本確定線網規劃方案,“一豎兩橫加半圓”的線網結構獲國家批準。湘江綜合治理,規劃已上報國家發改委,重金屬防治列入國家“水專項”,湘江治理三年行動計劃”進展順利。世行貸款項目緊張推進,長善垸污水處理廠子項目累計完成總投資5億元,湘江風光帶建設已完成投資12.9億元。

  “兩型”產業發展風生水起。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一批企業躋身國家級創新型企業之列;湘潭電機創造30個中國第一,把“中國電工產品搖籃”的老品牌擦得更亮;湖南華菱鋼鐵集團在成功引進安賽洛·米塔爾六大技術后,又成功投資澳大利亞鐵礦石企業FMG集團,志在做鋼鐵業的高端技術引領者。長株潭獲批全國六大綜合性高技術產業基地之一,湘潭高新區晉升國家級高新區,電子、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民用航空航天等五大領域得到國家支持。同時,湖南也成為全國唯一的移動電子商務試點示范省。風能、核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加快發展和推廣,建筑節能、兩型消費、兩型社區、兩型產業試點相繼展開。“兩型”產業體系加速構建,經環保部審定,湖南省今年上半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為41.07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4.5%,已提前完成國家“十一五”減排任務。

  示范區建設打開新局面。城市群區域規劃突破傳統開發區的概念,大河西、云龍、天易、昭山、濱湖五大示范區列隊出發,為試驗區建設拓展了空間,明確了模式載體。長沙市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將大河西區域確定為“兩型社會”建設的先導區,實施“大部制”改革,利用稅收、價格等經濟手段,在節約資源、集約利用土地等方面探索實踐。梅溪湖創新科技園建設與美國蓋爾國際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打造國際一流的高端應用技術研發、中試、孵化中心和多功能的國際生態創新城。株洲清水塘循環經濟工業區已融資1.12億元,21個污染治理項目及45個循環經濟產業項目列入長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國家循環經濟試點項目庫重點項目。湘潭九華、昭山、天易示范區實行“一門式受理、一條龍服務、一站式審批”的行政審批模式,僅九華示范區就下放了69項行政管理權限,大大簡化了審批程序。我省已與近40個部委、央企建立了合作意向,與20多個部委、央企簽署了共建協議。

  “兩型”理念下的民生守望

  伴隨改革試驗不斷推進的,是“兩型”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和不斷收獲的民生希望。

  兩年前,一場關停200多家小造紙企業的“環保風暴”席卷洞庭湖區,如今,湖區漁民已可在黃昏中欣賞著多年未見的江豚在洞庭湖面上跳躍嬉戲。

  江豚,這種對水質要求極高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之前在洞庭湖上“消失”已近20年。據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新探測結果顯示,目前洞庭湖區生活著132頭江豚和50頭麋鹿,在這一區域內,江豚有望逐步走出瀕臨滅絕的境況,麋鹿已形成新的種群。

  湘江流域正掀起一場“綠色風暴”,湖南的母親河正一天天變得清澈。作為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的標志性工程,湘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行動自去年開展以來,已有671家污染企業整治到位。

  一直是長沙上游高污染地區的坪塘污染產業全部退出,株洲一次性將清水塘34.4平方公里土地全部轉為建設用地。

  今年6月份,湖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湘江流域總體水質為優。參與評價的40個監測斷面中,I至III類水質比2006年同期提高54.5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湖南省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同比下降3.86%、4.89%、14.66%;而全省GDP增長12.8%,位居全國前列。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和通信一體化的實現,極大地拉近了長株潭三市間的距離,從株洲到長沙喝早茶,從湘潭到長沙吃夜宵,已是朋友間電話里一聲招呼就可做到的事。

  一個個亮點如星光璀璨,一件件大事將激情點燃。一年多來的變化有理由讓我們展望,再過5年、10年,我們將融入這樣的生活:藍天碧水,城市群掩映在一片蔥蘢之中;加速構建的“兩型”產業體系,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同時帶來了大量就業崗位;完善的綜合交通體系,讓我們在改變生活方式的同時享受著更多的幸福和愉悅……

  讓我們充滿激情地守望吧,這一切,正在向我們走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