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九月PMI指數倒跌 內地非制造業PMI同跌
2009-10-6 15:1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月6日訊 據港媒報道,匯豐香港采購經理指數(PMI)在持續9個月回升后,9月份小幅下滑至51.8,較8月下降1個百分點。匯控(00005)表示,PMI下跌反映本港的經濟增長速率放緩,惟仍顯示香港經濟在9月份取得溫和擴張。經濟師認為,雖然PMI微跌,惟本港經濟屬滯后型,料年尾時有關指數將會回升,并預期本港的出口要待至明年中,才會出現正增長。\本報記者 孫紹豪
香港PMI在8月曾回升至52.8,結束本港連續13個月低于50的局面。匯豐表示,新業務量增加繼續帶動生產擴大,反映經營狀況得到改善;但新訂單增幅及產出增長放慢,反映企業在某程度上不愿增加產能。
企業未準備擴充產能
匯豐經濟師陳詩敏表示,指數反映本港商業活動持續改善,但增長仍未見全面。她又說,盡管企業接獲更多訂單,惟企業仍憂慮全球經濟雖有好轉卻仍脆弱,故未切實準備擴充產能。另一方面,市場需求相對疲弱亦使產出價格持續下跌,但原料價格上漲,加上投入成本增加,使企業利潤受壓。她預期,勞工市場不會在短期內恢復暢旺,惟明年卻可望改善。
星展銀行高級投資策略顧問陳寶明認為,本港的出口產品主要生產地為內地,本港主要負責較后的物流部分,故在一環扣一環下,本港的PMI便出現滯后情況,料有關數字在今年底時將會回升。他又表示,新訂單向好,主因是出口改善所致,惟情況會否持續仍需視歐美的經濟情況而定。
內地9月非制造業PMI指數為58.9%,較8月下滑1%。陳寶明指,11月第三個星期為美國的感恩節,相信新訂單數字仍會上升。他又說,亞洲區以內地的PMI最理想,亦反映內地的經濟力持續增長,間接亦支持本港的經濟。不過,新訂單能否保持升勢,仍要視美國的經濟情況,雖然本港出口最壞的時候在今年第一季已反映,惟美國第2季仍陷經濟衰退,不排除在第3及第4季經濟會放緩,對本港的出口造成影響。
內地非制造業PMI同跌
數據亦顯示,原料價格上升,對9月的整體成本已構成影響,使投入價格上漲幅度創下一年來高位。同時,薪酬成本升幅較慢,抵銷了部分采購成本的升勢。匯豐表示,市場競爭仍激烈,9月份產出價格略為下跌,企業無法收回上漲的成本。至于采購活動則續增,隨著訂單上升,9月份的采購量亦錄得穩健增長,增長率與8月份一致。
匯豐香港采購經理指數每月向逾300家公司采購主管發出問卷,并根據回收資料編制,該指數若高于50表示經營狀況好轉,低于50則表示惡化。而有關指數主要由衡量產出、新訂單、就業、供應商交貨時間和物品庫存變化的眾多指數編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