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出臺措施二級公路收費員“人人有去向”
2009-10-31 13:1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4月30日12時,我省158個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站停止收費。省政府明確,全省將用一年的時間,完成此項改革涉及的收費及其管理人員轉崗安置工作。
昨日,省政府召開全省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人員安置工作會議,并通報了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人員安置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稱意見),出臺了七項安置轉崗人員的措施。下一步,我省將通過培訓或考試等方式,再安排一部分人到高速公路或超限站等單位工作。
要求
一年時間完成轉崗安置工作
根據國家《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等規定,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取消公路養路費等六項收費,而且,從2009年到2012年年底前,我國東部、中部地區逐步有序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使全國政府還貸二級收費公路里程和收費站點總量減少約60%。
根據實際情況,我省決定于今年4月30日12時,停止全省9000多公里政府還貸二級公路的158個收費站收費。
收費停止了,還面臨著收費及管理人員的轉崗安置工作。為此,根據國務院有關通知精神和省政府常務會議精神,省交通運輸廳、發展改革委、編辦、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制定了指導意見。
在昨天的會議上,通報說,我省要用一年時間全部完成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改革涉及的收費及其管理人員轉崗安置工作,實現“人人有去向、不增加社會就業壓力”的目標。
而國務院通知給出的時間表是三年,這也就意味著我省完成這項工作將比國家給出的時間提前兩年。
切實做好收費人員安置工作
“作為全國試點省份,我省一次性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意義重大。半年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既大大降低了社會生產生活成本,促進了要素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又強化了交通運輸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和公益性地位,營造了和諧的交通發展環境。”昨天會議上,副省長張大衛說,要正確認識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收費人員安置政策,周密組織,確保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順利推進。
張大衛表示,廣大收費人員為全省交通事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切實做好收費人員安置工作。省轄市政府作為安置工作的責任主體,要正確把握人員安置的方向和途徑,周密制訂實施方案,認真落實保障措施,嚴肅工作紀律,確保改革順利推進。“各有關方面要適應新形勢,抓緊研究干線公路今后建設、養護的相關問題,保證路網通行能力,滿足群眾生產生活的需要。”
政策
優先安置在公路路政管理崗位
目前,我省一些省轄市的稅務等部門,已通過考試錄用了一部分收費人員。
據會議通報的意見,我省制定了七項措施以完成收費及其管理人員的轉崗安置工作。其中,可以由全省高速公路運營單位專項安排收費崗位,經考試擇優安置。意思是說,收費人員可參加考試,成績優秀的可以到高速公路運營單位上班。
意見明確,可以擇優安置在新增的干線公路路政管理崗位,由干線公路、農村公路新建養護公司或原養護單位接收安置。具體說,新增的干線公路路政管理崗位和農村公路新建的養護公司,必須先從這些人員當中安置。
同時,意見還鼓勵、扶持利用現有設施從事公路服務等第三產業安置,意思說,可以安排到公路服務等行業。
符合條件可以提前申請退休
對于符合提前退休條件的人員,可以參照省政府2004年印發的《關于干線公路養護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中的規定,按照“本人自愿、部門批準”的原則,經本人申請可辦理提前退休手續。
而且,提前退休人員自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期間,應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和領取的養老金,應由其原工作單位劃撥企業養老保險經辦機構。
對于合同制聘用人員,合同期限內依照上述安置渠道予以安置,合同期滿后根據合同約定依法處理。
不僅如此,省政府還明確,各省轄市、縣(市、區)政府要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在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前提下,多種途徑、多種方式予以安置。
省財政部門連續補助3年
會上,省政府明確,各省轄市政府是本行政區域內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改革涉及的收費及其管理人員安置工作的責任主體,對人員安置、資產處置和社會穩定負總責。而且,還要確保隊伍秩序不亂、資產不流失。
根據意見,各級財政部門負責安置期間的經費保障,省財政廳會同省交通運輸廳從中央轉移支付的撤站補助專項資金中,根據2007年政府還貸二級公路通行費收入中的機構管理經費額度實行總量控制,結合各省轄市實際適當調整經費標準,由省級財政部門撥付到市級財政部門,由市級財政部門根據人員接收安置情況分年撥付到公路部門或接收安置單位,連續補助三年。經費不足部分,由各省轄市政府負責。
安置期間凍結組織人事關系
省政府要求,由各級交通運輸、公路部門負責安置期間的人員轉崗培訓工作,分行政區域組織相關人員就地進行學習培訓。在安置期間要凍結有關組織人事關系,嚴禁突擊進人、突擊提拔,增加工作透明度,各級組織、編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察部門要進行全過程監督。
凡是有突擊進人、突擊提拔、弄虛作假、徇私舞弊及其他違反組織人事紀律行為的,除責令立即糾正外,還要嚴肅追究有關人員及領導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