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公路勘察設計院銅川至延安高速第二通道測設見聞
2009-10-31 13:1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金秋十月,秋意深濃。陜北的氣溫日漸變冷。帶著新中國成立60周年華誕的喜悅,省公路設計院負責測設銅川至黃陵和黃陵至延安高速公路第二通道的勘察設計人員,國慶節剛過,還沒等得在家好好休息幾天,就提前進駐陜北,展開了一場陜北大會戰。
10月17日至20日,記者隨同去陜北測設工地慰問并檢查工作的省公路設計院黨委書記侯軍亭、副院長邊世斌、熊鷹一行,對銅川到延安高速公路第二通道沿線,正在野外勘察測設、方案比選、放線鉆孔等外業測設的工作人員進行了采訪。
用“白加黑”精神會戰陜北
包茂線陜西段由北向南穿越陜北、關中、陜南3大經濟區,屬陜西高速公路網中的一條中軸線,是我省規劃線路最長、聯系城鎮點最多的高速公路,也是全省生產力布局和經濟建設的主軸線之一,銅川至黃陵和黃陵至延安高速公路第二通道都是包茂高速路線中的一段。
在勘察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們深知這條路對陜北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設計好這條高速路不僅是對國家及陜西省高速公路網的升級完善,也有利于關中與陜北兩大經濟區的協調發展和延安紅色旅游產業的迅速崛起,同時,設計好這條路對于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的縱深建設和沿線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建設都將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于是,在外業勘察、調匯、設計方案比選等測設工作中,設計人員主動放棄節假日,緊緊圍繞省廳加快高速公路建設的有關精神,展開陜北的設計大會戰。
負責銅黃、黃延二通道測設的道路一所、道路二所設計人員們,每天一大早爬起來就上山,露水打濕了衣服冷得人發抖,小河里的水半夜里就結了冰,中午烈日當頭,曬的人頭皮疼,干點活就全身直冒汗。測設工地都在山里,為了少占農民耕地,線路大都繞著村子走,設計人員們早晚是受冷受凍,中午是大汗淋漓,有時一天吃不上飯還要挨餓到晚上,回到住地才能吃頓飽飯。在富縣張驛村附近,記者見到了道路設計二所的橋隧組測設人員,組長劉建梅還是個女同志,她跟小伙子們一樣,爬山下溝過大河,嘴上的干皮已經不止一層,看她干活的樣子不僅熱情很高還很潑辣。中午在村子里老鄉家吃飯時,大家都在院子里等著吃飯,她還忙著幫老鄉做飯,劉建梅告訴記者,她已經來陜北10多天了,天天都在測設工地,大家都齊心協力加班加點,工作進度還令她比較滿意。
路線比選心懷百姓利益
銅川至延安高速公路二通道確定主線采用雙向六車道山區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部分控制性路段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擬建項目建設里程約255.7公里,全線擬建大橋6055米/8座(雙幅)。
10月17日,記者在銅黃二通道測設工地沿線看到,一路上40多孔鉆機都在緊張工作,路基方案比對勘測、橋隧比選等設計人員都在緊張地工作著,金鎖關村外的公路邊一臺鉆機已鉆到了105米,旁邊作記錄的貴州女子告訴記者,她也曾是一名開鉆機的鉆工出身,姐妹3人都是跟鉆機打交道的,道路設計一所的設計人員們稱她們是“三朵金花”。
設計過程中,設計技術人員們還充分考慮建筑材料和工程造價,環境保護更是重中之重。幾天來在測設工地聽到最多的話題就是:節約土地,優化設計。設計人員每到一處,個個心懷老百姓,處處想著老百姓的利益。尤其是遇到沿線村莊,首先考慮的就是節約農村土地,選擇多種比選方案,不停地爭論,從占地、構造物、造價、地質等各個方面考慮。在銅川市馬坊鎮林家灣村,道路設計一所的設計人員給記者介紹說,最初的工可設計方案中,路線途經該村的4個魚塘,村里較集中的一些好耕地大都被路線一分為二,這樣的路線會給當地農民帶來很大的損失,于是他們又設計了另一套比選方案,推薦在村對面的山頭采用隧道和橋梁相結合的方案,選擇最佳線路,盡量將占用農民的耕地減到最少,使這條路真正造福于沿線的百姓,讓百姓多受益少受損失。
精細設計爭創優質工程
省公路勘察設計院從今年9月初開始,到2010年9月展開為期一年的制度落實年活動,這將是省公路設計院今年來固本強基的一項重要工作。10月17日至20日,省公路設計院幾位領導一行,對銅黃、黃延二通道及延安至沿水關高速公路幾個設計所技術人員在工地一線的慰問,同時也是對各所在近期學習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制度落實年活動、加快設計進度等各項工作的一次集中檢查。
記者在外業設計工地一線,親眼目睹了設計人員們已是自我加壓,加快設計進度的大干勁頭。一所所長郭永誼、二所所長劉軍平都表示,這次陜北高速公路設計的大會戰,不僅路面設計比選方案要最佳,橋隧設計也要優化最佳方案,要把銅川至延安二通道全段設計打造成山區六車道高速公路的樣板和優質工程。
書記侯軍亭在工地要求大家,要充分利用好目前陜北天氣晴朗、氣溫適宜的黃金季節,加緊外業調查工作。副院長邊世斌和熊鷹就工程造價、節約土地、交叉工程等技術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指導意見,叮囑各所要抓緊抓好地勘工作,加強技術協調,在外業工作中多與沿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進行溝通與協調,創造良好工作環境,促進勘察設計工作又好又快開展。領導是這樣要求的,設計技術人員也是這樣去做的,在地勘點,不僅所長要求鉆孔深度要到位,工程技術人員也不怕麻煩多次實驗,線路優化比選反復進行,領導帶隊親自勘探,他們深知設計主體單位如同打仗的參謀部,如果他們的設計不到位,不僅會給后期的工程建設帶來很多麻煩,也會影響工期,而只有嚴把設計質量,力爭達到優質工程,才無愧于公路先行者的稱謂。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測設者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