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振興規劃地方執行受掣肘 山東呼吁立法

2009-10-30 14:0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對于山東汽車工業而言,國際金融危機后的這個深秋“風光不與四時同”:從國家至山東省的產業調整振興舉措使得該省經濟形勢開始向好。
9月份,一汽青島汽車廠重型、中型汽車產量在8月重回萬輛產量之后創出歷史新高,達到12318輛,同比增長218.2%。該企業自去年7月產量比上月萎縮過半至4345輛后一路走低今年1月份的1714輛。
2009年2月,山東省便著手制定汽車產業振興規劃,4月下旬公布實施。包括一汽青島、 中國重汽、通用東岳轎車、 中通客車等在內的近30家重點汽車集團被“點名振興”。其中上海通用東岳汽車20萬輛經濟型轎車項目因獲支持及時達產后,9月份單月產量猛增至17660輛,同比增長74.4%。
一汽青島有關人士說,4月始產量逐步回升,8月份突破1萬輛,預計10月產量仍可望保持在萬輛以上。
山東省經信委企業處檢測結果顯示,中國重汽、一汽青島、南車四方機車、通用東岳、中通客車等重點汽車生產集團9月份當月產量同比增長79%。1-9月,山東共生產各類汽車70.7萬輛,同比增長17.7%。
而據山東省經濟運行局統計,1-9月份,山東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增加值13928億元,同比增長12.91%,高于年初預增12%的保增長目標。而今年一季度山東工業同比增幅僅為6.52%。
據了解,山東在國家推出工業調整振興規劃之后,率先在全國推出10大支柱產業振興規劃,及40個特色產業和13個新興產業調整和發展指導意見(10+40+13)計劃,并派出總投資逾1.3萬億的產業振興項目倒排工期,確保2011年規劃期內完成。
當地經濟學者、山東省省情研究中心主任秦慶武認為,經過半年運行效果看,產業調整振興已然在擴內需、保增長中初步顯效:前三季度,山東GDP同比增長10.5%,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
2587億產業振興項目投入
從前日舉行的山東省產業調整振興聯席會議獲悉,截至目前,在中央新增200億技改專項資金中已切塊安排山東9.9億元,支持總投資額達226.3億元的74個技改項目,其中67個項目已開工建設;山東省已上報即將獲批的國家支持技改項目還有107個,總投資72.5億元,中央技改資金將支持近2.24億。
山東省政府設拆的400億擴內需調控資金中,有30億元專項用于技術改造和節能減排,惠及208個項目帶動投資381.3億元,其中198個項目開工建設,完成計劃投資比為40%。
而按照“10+40+13”計劃,山東省經信委共篩選7263個規劃項目,總投資20704億。據本報了解,截至8月底,已有469項建成投產,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僅483億。政府部門預測說,這些項目年可新增銷售收入1148億。
此外,在建項目2617項,計劃總投資6644億,目前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65億;另有計劃總投資超過1800億元的421個項目正在辦理環評、土地等前期手續。
從央行濟南分行獲悉,截至9月末,金融系統對山東船舶、化工、紡織等10大轉型行業信用支持總量為9294.6億,其中,貸款余額3944.6億,比年初增加761.6億,增長24%;各類表外融資5350億,同比增加1580億。
粗略估算,中央和山東兩級政府產業調整振興規劃計劃總投入逾1.89萬億,截至目前的執行情況是,約有2587億元形成實際投入,占前三季度山東工業技改投入的比重超過52%。
“工業調整振興規劃,不僅顯效在擴內需、保增長方面,在優化提升山東工業結構和增長質量方面的作用將更為深遠。”山東省經濟信息委員會副主任王萬良如是說。
吁請工業振興立法
在秦慶武看來,帶有“救急”性質的產業調整振興規劃,要在調整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產業技術改造升級、構建產業國際競爭力中更有效地發揮作用,應從國家層面適時將產業政策推動提升為立法保護推動工業振興,而這遠非一個三年振興規劃即可達成目標的權宜之計。
秦慶武舉例,在支持和鼓勵技術創新和產業技術進步、限制和禁止乃至淘汰落后的技術與產品等方面,需要有相應的可操作的措施和手段,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相關財政、稅收與政府采購等,都需要通過立法保障執行。
調查獲知,國家推動的產業振興規劃在地方和企業層面落地實施中,也開始出現項目土地供應、銀行信貸利率執行等掣肘。
據調查,產業調整振興在建項目資金缺口達550多億,其中,貸款缺口逾七成。
此外,山東省政府調控資金使用中利息重復繳稅增加了企業貸款成本。金融機構通過山東省政府確定的三大國有融資平臺,向用款企業發放調控調控資金,用款企業通過融資平臺向銀行付息。
由于融資平臺不能開具利息發票只能開收據,所支付利息便不能做稅前扣除,要向地稅部門交納25%的企業所得稅。按此測算,調控資金的實際利率便不是5年期下浮10%,而是上浮12.5%。由于企業所付利息中已包含應繳利息稅,再交納企業所得稅便是額外負擔。
秦慶武認為,上述問題雖然山東完全可以靠政府權能協調解決,不過,放大至長遠來看,借立法規范而不是依靠行政手段解決部門協調難題,應為當務之急。
對此,產業界人士有著更為緊迫的需求。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說,二戰后的日本能夠用30多年的時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中可自借鑒的經驗就是,日本主要是通過經濟政策的法制化來進行產業政策的推行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而在美國經濟大蕭條中出臺的“羅斯福新政”中一項重要政策,就是制定了《國家工業復興法》。
“金融危機給了中國如何通過國家、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來從整體上確保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和民族工業的生存發展的機會,應立即啟動《工業振興法》,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各行業特點制定行政法規。”周厚健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