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產能過剩“破”“立”之難
2009-10-29 1:3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特約評論員朱增
事件
湛江市發改局:鋼鐵項目基建不會因限制政策暫緩
面對十部委整肅產能過剩殃及千萬噸級鋼鐵項目的風云突變,湛江已開工的鋼鐵項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沒有回頭箭。從湛江市發展改革局了解到,湛江正緊鑼密鼓地推進鋼鐵基地外圍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年內計劃完成投資124.8億元,以及鋼鐵項目涉及12.98平方公里的征地和2473戶、10937人的拆遷安置工作。而正與湛江鋼鐵基地為鄰的中科煉化項目,有待緩沖上述外圍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回報風險。
分析人士認為,湛江將等來發改委核準鋼鐵項目上馬的那一天。因為國家對鋼鐵行業南部沿海的布局沒有變、湛江的地域優勢依然在、湛江鋼鐵基地規劃生產的板鋼正是未來工業生產材料所需。
評論
控制產能過剩最怕的就是此消彼長,如若不然,控制產能過剩就會是水中撈月,鏡中觀花,鋼鐵強國之路猴年馬月也難以走通。單純按此邏輯推理,湛江的千萬噸鋼鐵基地項目建設是萬萬不可的,但既然湛江市發改局高層站出來說,鋼鐵項目建設開弓沒有回頭箭,那必然有支持其此番表態的依據所在。
有分析人士認為,湛江將等來發改委核準鋼鐵項目上馬的那一天。因為國家對鋼鐵行業南部沿海的布局沒有變、湛江的地域優勢依然在、湛江鋼鐵基地規劃生產的板鋼正是未來工業生產材料所需。
支持“湛江千萬噸鋼鐵項目不會被廢止”這一判斷的理由還在于《鋼鐵產業發展規劃》。該規劃提出,適時建設湛江、防城港沿海鋼鐵精品基地項目,到2011年,沿海沿江鋼鐵產能達到40%以上,產業布局得到明顯改善。何況正如前文所稱,湛江鋼鐵精品基地項目無論是從地理位置、行業布局考慮,還是從產業鏈上來分析都具有較強的合理操作性:發展大西南的戰略背景,南部沿海和西部地區鋼鐵產業布局的尚未完成和發展板鋼的定位注定了湛江鋼鐵精品基地不會“出局”,頂多只是需要等待啟動的最佳時機。
不僅如此,還有學者指出,處于合理區間內的產能過剩是必須的。只有如此,才能促進行業發展的優勝劣汰。在公眾需求不斷提升、產品性能日益提高的趨勢下,以高端優質產能完成對低端劣質產能的替代實屬必然。因此,在國內當前高端產能嚴重不足,低端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更需要有破有立,通過“立”來推動“破”,實現落后產能的淘汰或者升級。這個本該由市場自行完成的過程,卻因為國內低端鋼鐵產能的巨大和低端廉價鋼材制品在國際市場的走俏而被阻滯,急切需要“看得見的手”進行干預。
其實,湛江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僅針對規劃中的湛江鋼鐵精品基地。與其為鄰的中科煉化項目,計劃原油煉化能力1500萬噸,乙烯100萬噸。這一重大項目同樣需要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從而緩沖了鋼鐵基地外圍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回報風險。但無論如何,湛江方面開弓沒有回頭箭的說話應成為有關部門在控制產能過剩方面毅然而決然的當然態度。
據報道,2009年上半年鋼鐵行業完成投資1405.5億元,在建項目粗鋼產能5800萬噸,多數為違規建設,如不及時加以控制,產能過剩的病灶將愈發難以剔除。
控制產能過剩不是簡單的一刀切,絕對禁止新增產能上馬。而是需要對新增產能的質量和效率進行預估和甄別,再視可能達到的預期靈活處置。但有一點應當也必須強調的是,控制產能過剩“開弓沒有回頭箭”,鋼鐵產能必須“破”“立”并舉,但“破”的必須是落后產能,“立”的必須是先進產能。也惟有如此,才能不違控制鋼鐵產能的美好初衷與良好愿景。
相關鏈接
國家對產能過剩行業收緊“土地閘門”
本報訊 國土資源部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將保增長與調結構有機結合,進一步增強土地管理參與宏觀調控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勢頭。
據悉,國土資源部將盡快修訂《限制用地項目目錄》和《禁止用地項目目錄》。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供地政策、未達到現行《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或相關工程建設項目用地指標的項目,一律不得供地;對符合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用地符合規劃計劃和定額指標的項目,要加快供地。與此同時,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用地的清查和處理。全面查清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的用地面積、位置、用途、權屬和使用情況。對未按規定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要嚴格限制土地使用,提高落后產能土地使用成本。 (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