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加快通村公路建設 助力災后重建
2009-10-22 13: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年來,三臺縣把解決農村“行路難、路難行”問題作為災后重建工作重要內容來抓,通過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加快通村公路建設,積極改善農村群眾出行條件。
永新鎮嶄山村村民黃家俊的房屋在“5.12”特大地震中變成了危房,需要重建,隨著嶄山村村、社、戶互通水泥路的建成,老黃重建新房再也不為高額的建材運輸費用發愁了,他也很快建起了新房。
嶄山米棗遠近聞名,是全村的支柱產業。以往由于沒有通達的公路,每年到了8月份的銷售旺季,成熟的米棗無法運出,外面采購的車輛無法進入,嚴重制約了米棗銷售的最好時節,讓當地群眾十分懊惱。2007年以來,三臺通過廣泛開展通村公路建設,平整、寬敞的水泥路很快修到了嶄山村群眾的家門口。
近年來,三臺縣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緊緊抓住構建綿陽交通次樞紐這一契機,克服重重困難,全力加快農村交通建設。在建設中,三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從縣到鎮鄉都層層成立了農村公路建設工程指揮部,深入宣傳發動,在全縣形成了“全民大辦交通”、“人人爭當修路人”的濃厚氛圍;強化目標考核,加強對農村公路建設的質量監控,建立健全了“政府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自檢”的三級質量保證體系,聘請了12名工程技術人員擔任質量監督,向社會公開質量監督電話,嚴肅查處群眾反映的質量投訴案件,免費為基層提供技術咨詢和服務,逗硬執行質量規范,嚴格按要求加強質量檢測,先后投入近30萬元購置了檢測設備,有效控制了農村公路建設工程質量;
加強建設資金管理,拓寬資金籌措渠道,采取“項目支持、政府補助、鄉村自籌、社會捐助”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多渠道增加農村公路建設投入,在積極向上爭取的同時,加大財政投入,通過以獎代補、一事一議等多種方式,廣泛發動群眾籌資投勞,吸納社會資金,有效促進了農村公路建設步伐。
2007年以來,全縣僅農村通鄉、通村道路建設,投資便達43292.6萬元,完成通鄉公路213.29公里,超額完成省上制定的“十一五”通鄉公路目標任務。通村公路1004.58公里,占“十一五”
任務的91%,使上百萬群眾得到了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