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擬取消鐵礦石現貨價
2009-10-22 2:5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記者張伯玲)在新一輪鐵礦石談判即將開始之際,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明確表示要改變鐵礦石進口結算時間,并實行“一個價格”。
在近日舉行的第九屆中國鋼鐵原材料國際研討會上,單尚華表示要構建中國進口鐵礦石新模式,一是鐵礦石結算時間從過去的每年4月1日到次年3月31日,更改為從1月1日到12月31日;二是堅持價優量大原則,不同地區、不同鐵礦石品位、不同質量、不同礦山企業分別確定一個鐵礦石離岸價格。但是,“這個價格只有一個,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有長協價和現貨價的區分。”
他同時強調,中國不會盲目跟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鋼鐵企業確定的價格。
按照業內人士的理解,所謂“一個價格”,是指今后鐵礦石進口只保留長協價,而取消現貨價。從過往進口記錄來看,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地的鐵礦石,采取長協價居多;來自印度的鐵礦石則主要采取現貨價。業內人士由此預測,今后來自印度的鐵礦石可能也將采取與澳大利亞、巴西相同的定價模式。
單尚華稱,長期協議可以根據雙方需要簽訂一年或半年。同時,對中國國內要嚴格實行代理制,對鐵礦石流向進行審核。
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鐵礦石進口再次創下天量,達到6455萬噸。
單尚華稱,9月份鐵礦石超量進口主要是因為鋼材價格下降,在鐵礦石價格下降的情況下,企業超量進口鐵礦石。他預計2009年中國鐵礦石的進口將超過世界鐵礦石海外貿易量的60%。
西澳大利亞州政府駐華商務代表處首席代表莊彬俊也在研討會上表示,目前西澳鐵礦石出口的50%依賴中國市場,到2015年這一數字將超過75%。
莊彬俊稱,長期來看,西澳鐵礦石不但能夠取代印度對中國的出口,也能取代中國國內的鐵礦石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