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陜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1.9萬公里

2009-10-21 17:1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3年來,陜西省農村公路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86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6.9萬公里,其中新增通村油(水泥)路4.8萬公里,是“十五”期間的3倍多。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1.9萬公里,鄉(鎮)、行政村通暢率分別達到90%和71%,行政村通達率達到86%,基本結束了農民走土路、走泥路、農村不通車的歷史。 
  十一五”以來,陜西省認真貫徹落實“三個服務”新理念,以“發展現代交通、奉獻一流服務”為目標,把農村公路發展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工程強力推進。 
  廣大農村交通條件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使廣大農民享受到了交通發展的成果。近期,陜西省社科院進行的大規模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公路建設在老百姓心中滿意度排第一。 
   信天游里的笑聲 
  “走頭頭的那個騾子呦,三盞盞的那個燈,啊呀帶上了那個鈴兒呦噢,哇哇得的那個聲。 
  白脖子的那個哈叭呦,朝南得的那個喲,啊呀趕牲靈的那個人兒呦噢,過呀來了。 
  你若是我的哥哥呦,你招一招的那個手,啊呀你不是我那哥哥呦噢,走你的那個路。” 
  曾經,陜北男人們為了謀生,靠用牲畜為他人運輸貨物謀生,那時候沒有路,他們只能翻山越嶺,風餐露宿,往返一次至少數十天,甚至一年半載,家人的惦念全在這首《趕牲靈》里。 
  而今,農村公路通到村頭,延伸到果樹旁,路過窯洞前,趕牲靈只能成為信天游里的記憶了。 
  2 0 0 8年10月,胡錦濤總書記來到陜西省延安市安塞縣——這里是他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聯系點——他來到沿河灣鎮坊塔村,查看當地蘋果園的種植情況。 
  “說一千道一萬,如果路沒有修好,蘋果怎么也賣不出價錢來。”村支書老白捧起裝滿自家蘋果的大筐,頗有感慨。 
  地處黃土高原腹地的安塞縣,山大溝深,自然條件惡劣,城鄉基礎設施條件滯后。近年來,安塞縣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多方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改善以道路、生態環境和水電、通訊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公路建設乘東風而上,實現了鄉鄉通油路目標,村委會通油路率達到68.5%,被國家交通部確定為全國農村公路建設示范縣。 
  農村公路是一項得民心、惠民意的工程,安塞縣在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中,落實了農村公路“有路必養、有路必管”的改革精神,落實了養護責任。 
  安塞公路段在承擔全縣農村公路養護工作中,之所以能有機整合干線資源,并將干線資源服務于農村公路,原因不止一個。 
  政府履行了職責,明確了養護責任是基礎,這讓安塞公路部門在工作中能夠真抓實干,積極進取,真正具備了縣級農村公路的管養能力。同時,具有合理的內部管理機構,建立健全了農村公路管養體制,并整合了干線資源,降低了養護成本,發揮了自身優勢。 
  下一步,省局將通過20個交通發展示范縣創建工作,全面落實新體制的運行機制和各項制度。 
  對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的實際,培育典型,總結經驗,全面推廣,以示范縣引領農村公路健康發展,全面鞏固農村公路建設養護成果。同時要加大行業管理力度,加強養護工程費管理,按項目驗收,嚴格資金管理,做到專款專用,真正讓廣大群眾享受到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帶來的成果,提升農村公路的養護質量和服務水平,實現農村公路養護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公路走進農民畫 
  4月16日,在全國農村公路建設現場會召開之際,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省委副書記、省長袁純清,在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孫清云,省委常委、副省長洪峰等的陪同下,前往西安市戶縣視察農村公路建設情況。 
  在戶縣西留養護工區,李盛霖詢問農民領養村路的收入情況,當得知這些農民養護工都是在家門口養路,除每月養路所得300元的補助外,還能兼顧自家種地,他欣慰地笑了,“現在全國有許多地方還和你們有差距,你們走在前面,在探路,你們在作貢獻!希望全國其他村莊也像你們一樣好!” 
  老姜曾是龐光鎮焦西村的村干部,因為他責任心強、服務意識強、在群眾中有威望,退休后成了一名農村公路領養員(養路工),每天負責路面保潔、路肩邊坡整修、水溝清理、綠化養護等路基養護。他說:“我做養路工快4年了,怎么用心收拾自家的院子,就怎么用心養護村里的路。” 
  據了解,戶縣每名路基領養員養護道路為兩公里,主要任務是路面保潔、疏通邊溝、養護樹木和綠化、保護路。二級公路每人每月補助380元,二級以下公路每人每月補助300元,其中80元為績效補助,根據每人領養任務完成情況核發。路面養護則以專業化養護公司為主體,實行合同管理、計量支付。西安一宇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便是戶縣成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負責路面養護作業的公司。 
  針對應由沿線農民群眾負責的路基養護,戶縣不搞“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結合農村實際建立起不同的養護模式。 
  以龐光鎮為例,該鎮實行了符合轄區實際的三種管理養護模式:第一種是在經濟基礎薄弱、人口居住分散、車流量小、養護任務輕的沿山村鎮,采取季節性養護和突擊養護相結合的辦法,對農民出工每人每天補助10元;第二種是在經濟基礎較好、人口居住集中、車流量較大、養護任務較重的村鎮,實行重點養護,縣、鄉、村分別配套補助1000元、300元、150元,其中720元作為路基養護費用;第三種是在人均耕地多、人口居住集中、經濟基礎較差的村鎮,采取以土地承包費抵作村級養路配套費的辦法,給領養人劃出一至兩畝承包地作為補助。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