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交通60年實現幾何級增長 發送旅客增長200倍
2009-10-21 17:0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60年,寧波交通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設施簡陋的區域性內河小港成為世界級現代化國際深水大港;從零開始,建立起海陸空立體成網、公鐵水四通八達的集疏運網絡,形成以港口為龍頭,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多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的“大交通”綜合運輸體系。這是市交通局新聞發言人、市交通局副局長張延在昨天市政府舉行的“輝煌60年和美寧波”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消息。
1949年,寧波港口貨物吞吐量僅4.25萬噸。此后,寧波抓住1979年6月口岸對外開放和1989年9月被交通部列為我國大陸沿海重點開發建設的國際深水中轉港等歷史機遇,寧波港口快速崛起。
至2008年,碼頭泊位數量增長26倍,最大靠泊船舶噸級增長441倍,主要貨種拓展到集裝箱、鐵礦石、原油、煤炭、液體化工等領域,貨物吞吐量增長了8516倍。
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幾乎為零,通車公路里程僅為347公里。如今,建成了以杭州灣跨海大橋及南連接線、杭甬高速、甬臺溫高速、甬金高速、繞城高速西段等為代表的一批國家重點工程。至2008年年底,全市公路總里程達9572公里,路網密度突破100公里/百平方公里,所有行政村都通了硬化公路,公路密度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隨著甬臺溫鐵路的開通,鐵路末端地位徹底改變;民用航空從無到有,櫟社國際機場目前年發送旅客357萬人次。
如今,寧波交通逐漸構筑起以港口為龍頭,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多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的“大交通”綜合運輸體系。2008年,全社會客運量、旅客周轉量、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分別為1949年的200倍、476倍、239倍、8227倍。其中,全社會客運量3.16億人次,客運周轉量123.56億人公里,旅客平均運距40公里,相當于寧波人均每年出行55次。
之前,從寧波乘輪船到上海要整整一個晚上,如今乘汽車走杭州灣大橋只要2個小時。上世紀80年代,寧波到杭州只有一條國道,經常大堵車,汽車至少要開五六個小時。后來有了杭甬高速公路,花上1個半小時就夠了,現在杭甬高速班車每天有100多班,幾乎每五分鐘就發一趟車。1978年,寧波鐵路客車每日僅開行4對,目的地最遠至上海。現在,寧波鐵路始發和通過的圖定客車達到36對,可以通達東北、東南、西南、華南等地區。甬臺溫鐵路動車組開行,寧波至溫州僅需1個半小時,去福州可以實現當天往返。杭甬鐵路客運專線建成后,寧波到杭州只需要26分鐘。櫟社國際機場已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航空口岸和全國重要干線機場,10多家航空公司加盟運營,每周的航班量超過700架次,基本形成了以寧波為中心、輻射國內主要城市的航空網絡。